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本文选题: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切入点:注释法学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其他部门法研究相比,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状难言满意:实践与文本相隔离的片面化的注释法学、本土与舶来相隔离的单向化的移植法学、制度与理论相隔离的孤立化的对策法学仍然占据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部分舞台,并使其陷入"无根之木"、"无病呻吟"、"无言以对"的困境。应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的革新与拓展、"拿来主义"到"自生主义"的本土化重塑、基于中国问题的基本共识的研究范式的转型,形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实践并存共生的研究范式,实现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事实、规范与价值的统一。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civil procedural law in China. However, compared with other branches of law,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civil procedural law can not be said to be satisfactory: the one-sided annotated jurisprudence, which separates the practice from the text, The unilateral transplant law, the isolated countermeasure of system and theory, the law of law still occupied part of the stage of the study of civil procedural law. And make it fall into the predicament of "wood without roots", "moan without disease" and "without words". Through the innovation and expans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visual field, the localization of "Laiism" to "autobiosis" should be rema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 based on the basic consensus of the Chinese problem forms the research paradigm that "the theory originates from practice and can effectively guide practice", and realizes the fact that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oexistenc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unification of norms and values.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维建;;论《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的主要议题——纪念《法学》复刊30周年·名家论坛(三)[J];法学;2011年08期
2 李浩;;当下法院调解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调解案件大量进入强制执行研究[J];法学;2012年01期
3 谭兵;;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六十年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法治研究;2011年07期
4 郭松;;人民调解解纷数量为何下降?——超越已有理路的新论说[J];清华法学;2010年03期
5 汤维建;;诉权入宪与诉权的“四化”趋势[J];团结;2008年05期
6 丰霏;;诉权理论的发展路向[J];中外法学;2008年05期
7 齐树洁;熊云辉;;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启示——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的分析[J];现代法学;2012年02期
8 蔡彦敏;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政法论坛;2000年02期
9 徐昕;黄艳好;卢荣荣;;2010年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J];政法论坛;2011年03期
10 江伟,邵明;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成就及其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法学;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晨光;;法律移植与转型中国的法制发展[J];比较法研究;2012年03期
2 任瑞兴;;价值诉求与制度考量:当前我国诉权研究之省思[J];当代法学;2010年04期
3 汤维建;陈巍;;司法改革应当以人为本——以民事诉讼为中心而展开的论述[J];中国司法;2007年02期
4 罗克文;黄馨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教育公平与政策改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严彦,严恩秀;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之再构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6 赵信会,李敏;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研究[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关正义;深化民事审判庭审方式改革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3年Z1期
8 田平安;肖晖;;人性假设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完善[J];法学家;2004年03期
9 易丽;;浅谈罗马法中的诉权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14期
10 刘明;;刑事和解在藏区的适用研究——兼论法律的统一性和融合性[J];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张和林;;现实与前瞻:完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与诉讼法等法律衔接的若干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王纳新;;论法律监督的逻辑悖论与法治困境——以诉审关系为分析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陈树森;;调解考评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议《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调解率的功能定位[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俞曦;;我国社会法治的一个重要特色:调解制度——基于调解运行发展的新思考[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6 刘婕;;虚假诉讼案件的司法认定及对策研究——以B省法院系统案例为样本[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7 贾欢;;对比与改造:实现我国诉讼调解程序的现代化——以充实、完善诉讼调解程序为进路[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8 黄忠顺;;和解裁决的性质及其效力探微[A];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跃川;海上货物运输中货方诉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胡志斌;法官素质养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庞春祥;公司本质论[D];吉林大学;2012年
4 相庆梅;民事诉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嘉军;民事诉讼契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杜丹;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范雪飞;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继受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刘敏;当代中国民事诉讼调解率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卢荣荣;法院的多重面孔:中国法院功能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徐伟;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理论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飞;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田原;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论[D];复旦大学;2011年
3 姚宇;论民事诉权阶段性行使[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秦必强;将来给付之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马文骏;江伟先生与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洪洋;民意与司法的纠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柳;论民事诉权保障的现实困境[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夏霆;诉讼契约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9 喻静;民事诉讼法运行现状及改革要纲[D];湘潭大学;2003年
10 张利祥;民事抗诉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建红;李纪亮;;困境与出路:我国刑事程序分流的制度化[J];当代法学;2011年06期
2 范愉;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J];中国司法;2004年10期
3 顾培东;诉权辨析[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蒋立山;法理学研究什么——从当前中国实践看法理学的使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姚剑;;刑事司法权的时间规限:释义、特征、形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冯喜恒;;台湾地区“刑事妥速审判法”评介及其启示[J];海峡法学;2011年01期
7 肖建国,赵晋山;民事执行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05年06期
8 陈力;;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J];法律适用;2010年07期
9 陈学权;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J];法学杂志;2005年04期
10 赵钢;;改革开放30年的民事诉讼法学[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余增明 段庆丽;[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祥;[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樊美清邋梅贤明 何晓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记者 卫建萍 通讯员 吴艳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课题组成员 章俊 骆忠新 吕秋红 周晓清 袁小荣;[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泽君;民事诉讼法学专业课案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02期
2 黄宣;张杰;;多媒体教学在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的应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3 张卫平;;无源之水——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贫困化的思考之一[J];司法;2008年00期
4 江伟;;更加紧密联系实际——民事诉讼法学展望[J];中国法学;2008年06期
5 赵钢;;改革开放30年的民事诉讼法学[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6 常怡;黄宣;;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60年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江伟;;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J];法学家;2009年05期
8 刘敏;;我国比较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及其功能[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1期
9 齐树洁;熊云辉;;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启示——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的分析[J];现代法学;2012年02期
10 徐娟娟;;民事诉讼法学课案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沈定成;省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召开年会[N];江苏法制报;2013年
2 段文波;方法贯穿于学问始终[N];法制日报;2009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张卫平;我国民事诉讼法学为何贫困化[N];检察日报;2010年
4 记者 罗斌 张浩 通讯员 吴晓良;民事诉讼法学二○一一年年会召开[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蒋安杰 聂潍;治学育才 浩气长存[N];法制日报;2012年
6 文轩;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召开[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记者 郭士辉;中国人民大学庆祝江伟执教五十周年[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记者 戴丽娟;省法学会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成立[N];江苏法制报;2010年
9 记者 殷泓;立案前“先行调解”可疏减诉讼[N];光明日报;2012年
10 记者 陈菲;限制“老赖”高消费,法学家意见不一[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超;繁荣与反思:民事诉讼法学的量化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高路;民事诉讼法学本科教材调查研究(1982-2010)[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戴参;论民事诉讼法学基本范畴[D];苏州大学;2006年
4 马文骏;江伟先生与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康志;论中村英郎民事诉讼法学思想[D];重庆大学;2008年
6 朱宗玲;常怡与中国民事诉讼法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1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61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