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委托调解的制度要素

发布时间:2018-03-15 02:02

  本文选题:委托调解 切入点:主体要素 出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委托调解的正当性和制度功能已为司法政策和国家治理政策所肯定。委托调解的实效发挥有赖于其制度要素的合理改进与持续完善。法院的管辖范围和可适用的审理程序决定着其是否有权进行委托调解。委托调解人应保持组织型和个人型并存的格局,可依次采用共同选定、商请法院确定和法院依职权确定三种方式予以确定。适用委托调解的案件应首先具备"可调性",且不只限于简单民事案件。依职权启动委托调解不会使参加程序的强制变为接受处理结果的强制,且可缓和合意贫困化所带来的机制紧张。处理好立案审查和立案前委托调解启动二者之间的先后关系,立案前委托调解将不会影响到对当事人之裁判请求权的妥当保障。对委托调解之期限的长度确定、延长以及是否从法定期间中扣除离不开谨慎的考量。法院对委托调解协议负有合法性审查义务且依其只能制作民事调解书。委托调解结案可收取更低的案件受理费,但不能免除。
[Abstract]:The legitimacy and institutional function of entrusted mediation have been affirmed by judicial policy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policy.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rusted mediation depends on the reasonable improv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ts system elements. The trial procedure determines whether or not it has the right to commission mediation. The entrusting conciliator shall maintain the pattern of co-existence of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types, This can be followed by a common sele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mediation entrusted to the case should be "adjustable" first, and not limited to simple civil cases. Ex officio initiation of commissioned mediation will not enable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edings. To accept the result of processing, In addition, it can ease the mechanism tens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poverty of consensus. It can handle the prio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ng and examination and entrusting mediation before filing the case to start u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Entrusting mediation before filing a case will not affect the proper protection of the parties' right to claim for adjudication. Extending and deducting from the legal period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court has the obligation to examine the legality of the commission mediation agreement and can only produce a civil mediation document according to which the court can charge a lower fee for accepting the case. But it cannot be dispensed with.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FX049)“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研究”
【分类号】:D9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东楚;何文燕;;论法院委托调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彭小龙;范愉;;非职业法官研究:理念、制度与实践[J];法学家;2009年04期

3 赵钢,王杏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初步解读[J];法学评论;2005年06期

4 旷凌云;;关于委托调解的适用范围之探讨[J];河北法学;2011年10期

5 旷凌云;;论委托调解的适用范围[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宋汉林;;法院委托调解制度实证研究——以M县法院为例[J];理论导刊;2013年04期

7 李浩;;先行调解制度研究[J];江海学刊;2013年03期

8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课题组;;南京地区委托调解、协助调解制度运行之调查报告[J];人民司法;2007年01期

9 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蒋惠琴;李益松;杨婷;;诉前调解运行现状及其对先行调解制度实施的启示[J];人民司法;2013年19期

10 刘加良;;论委托调解的功能[J];中外法学;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全庆;;简析土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2 唐茂林;;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方式的转型——以纠纷解决的成本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3 肖建华;唐玉富;;公益诉讼的建构[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肖建华;;公益诉讼与民事诉讼立法之完善[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李长春;罗丽华;;制度溯源及其意义——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法系考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吴笑谦;王仓;张清;;居者有其屋:穷人的住房权该如何实现——以农民工廉租房为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张旭东;;我国群体诉讼制度构建的法经济学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熊跃敏;;法官职权调查证据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9 陈巍;;欧洲群体诉讼机制介评[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10 单飞跃,袁玲;社会保险公益诉讼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静波;;法经济学视角下的调解制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唐瑭;李希昆;;论水法规体系中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兼评新《水污染防治法》第88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崔金星;;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问题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勇;;试论长江流域水污染纠纷的司法救济[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曹明德;王凤远;;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兼论中国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及主要困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立新;;完善环境群体性纠纷司法救济机制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洪海波;夏群佩;;接近正义:构建诉调衔接的司法确认机制——以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之扩张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10 黄先雄;;论现代行政之特点与优势对司法审查的影响——以美国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正怀;民国时期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胡元聪;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9 吴小隆;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冯曾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严志伟;论当事人民事程序选择权[D];湘潭大学;2009年

5 文祥;群体性消费纠纷的诉讼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灿辉;论我国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崇华;人民法院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唐三元;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倪志钧;论我国示范诉讼之建构[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许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裁审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星美;;当代调解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9年04期

2 唐东楚;何文燕;;论法院委托调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徐胜萍;;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法院委托调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姚玲;法院调解应予摈弃[J];中国司法;2000年04期

5 赵明霞;吴孝卿;;浅议民事纠纷委托人民调解[J];中国司法;2007年06期

6 夏国佳;;用“三调联动”化解矛盾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中国司法;2007年08期

7 范愉;从司法实践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法制建设——论法与社会的互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王亚新;;诉讼费用与司法改革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施行后的一个“中期”考察[J];法律适用;2008年06期

10 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立案预登记与非诉调解的有机衔接 关于立案预登记和委托调解制度运作模式的调研[J];法律适用;2009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斗斗;[N];法制日报;2009年

2 尚晓宇;[N];检察日报;2006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刘加良;[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郭士辉 本报通讯员 刘亚玲;[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记者 王银胜;[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莉 余建华 通讯员 张旭良;[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最高人民法院;[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清;[N];乐山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谦;清代民事纠纷的民间调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陈柏峰;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柯大平;侦查活动的结构要素新探[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1613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613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6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