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中的法官自由裁量

发布时间:2018-03-28 09:58

  本文选题:举证时限 切入点:法官自由裁量 出处:《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是法官对逾期举证的后果进行选择的一种自由度。本文从现行民事诉讼法第65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新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着手,立足于现状,分析举证时限制度中法官自由裁量的问题所在,并从比较法的视角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以证据失权的要件为出发点,探讨如何规范我国举证时限制度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即分析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中规范法官自由裁量的必要性。在简要界定举证时限制度和法官自由裁量的基础上,分析在举证时限制度中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意义,指出对该制度中法官自由裁量进行规范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问题,包括文中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即分析我国和域外其他国家举证时限制度中法官自由裁量的现状。一是分析我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现状,并指出其在立法中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域外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介绍,并指出其对我国该制度设定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解决问题,即从制度完善方面来设想如何规范举证时限制度中的法官自由裁量。制度完善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举证时限制度本身的进一步完善;二是相应配套制度的完善;三是对举证时限制度中法官自由裁量的监督。
[Abstract]:The judge's discretion in the system of civil time limit of proof is a kind of freedom for judges to choose the consequences of late proof.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rticle 65 of the current Civil procedure Law an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new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judge's discretion in the system of the time limit of proof, and studies the relevant systems of other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taking the elements of the loss of power of evide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mainly to raise questions. On the basis of briefly defining the system of the time limit of proof and the discretion of the judge, the significance of giving the judge discretion in the system of the time limit of proof is analyze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regulating the discretion of judges in the system.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cluding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s of the text. The first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in our country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point out the problems in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The second is to introduce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other countries outside the country, and point out it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system in China. 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s, how to regulate the discretion of judges in the system of the time limit of proof from the aspect of system perfection. The 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is mainly advanced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the time limit of proof, the perfe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system, the seco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system. Thir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judge's discretion in the system of the time limit of proof.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留柱;;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完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琳;;举证时限制度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熊跃敏;;举证时限制度有待完善[J];法制资讯;2012年11期

4 白萍;民事举证时限制度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蒋笃恒,周孟炎;略论举证时限制度[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雷红涛;论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确立与完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麻华;对举证时限制度的功能考察——以“证据适时提出”为中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赵祖发;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探析[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陈英;举证时限制度探析[J];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韩光;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初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旭铭;;浅论我国设立举证时限制度的法律价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齐虹;;论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缺陷与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尚源;举证时限制度的法律思考[N];法制日报;2001年

2 林美蓉;对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解[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检察院 施玉玲;举证时限制度适用难点解析[N];检察日报;2013年

4 张海荣 孙 敏;举证时限制度的法理透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扬中市检察院 王华;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改革与完善[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王平 ;略论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完善[N];江苏经济报;2012年

7 张静;举证时限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N];江苏经济报;2000年

8 江苏省太仓市法院法官 张红烈 邱东明;举证时限制度的现状及完善[N];法制日报;2003年

9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张洪铭;新民诉法中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2年

10 林虎;建议设立争议焦点固定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美玲;举证时限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钟明武;论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完善[D];贵州大学;2008年

3 马太庆;论民事举证时限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孙永全;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隆改平;论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7年

6 王衍琴;举证时限制度之反思[D];山东大学;2008年

7 秦昕;举证时限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楚;举证时限制度适用中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郑晨;论举证时限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0 赵丹;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5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675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1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