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认罪认罚何以从宽:误区与正解——反思效率优先的改革主张

发布时间:2018-04-14 02:01

  本文选题:认罪认罚从宽 + 司法改革 ; 参考:《法学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当下司法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有关这一制度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目前存在着将提高诉讼效率作为改革的主要目的,应在参考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认罪认罚后从快处理的刑事程序等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源于论者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所面临的问题的本质,和对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产生背景及制约因素的误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应致力于解决被追诉人认罪认罚却得不到适当、有效从宽处理的实践难题,因此,这一改革应主要从实体法层面着手,明确认罪认罚后从宽处理的具体规则;在程序法方面则应完善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审理的程序构造,更好地保障实体从宽的实现;相应地,要防止相关改革设计与相关举措过度追求效率。
[Abstract]:Perfecting the lenient system of guilty admission and punish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current judicial reform.As to how this system falls in practice, 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itigation a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form, and to construct a criminal procedure which can be dealt with quickly after pleading guilty and penalizing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the American plea bargaining system.These misunderstandings originate from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criminal justice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misreading of the background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American plea bargaining system.The reform of leniency system of guilty admission and punishment should be devoted to 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 that the guilty plea and punishment is not appropriate and can not be dealt with effectively. Therefore, this reform should mainly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substantive law level.Make clear the specific rules of leniency after pleading guilty and penalizing; in the aspect of procedural law, we should perfect the procedural structure of lenient cases of guilty pleas and penalization, and better protect the realization of substantive leniency.To prevent the related reform design and related measures excessive pursuit of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D9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慧新;现阶段不宜采用辩诉交易制度[J];人民检察;2002年07期

2 范跃如;论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3 柯葛壮;移植辩诉交易制度之争论[J];法治论丛;2002年06期

4 孙云康;移植国外辩诉交易制度适用新探[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郭景峰;在我国确立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分析[J];天中学刊;2003年S1期

6 王强;理性认识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7 王瑶,朱木斌;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方纯;我国建立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9 黄毓毅,肖枝海;浅谈辩诉交易制度[J];甘肃农业;2004年06期

10 申剑,姜旭春;辩诉交易制度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孔文倩;;我国引进辩诉交易制度的法律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刘莉芬;;中国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允祥;;浅析我国刑事诉讼辩诉交易制度的若干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4 王兰萍;;美国辩诉交易制度[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5 李艳华;;公正与效率:20世纪西方司法变革的艰难主题——以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为考察例证的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周萍;辩诉交易制度有利于社会和谐[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陆筱婧;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N];江苏经济报;2012年

3 胡茜筠;独具特色的法国辩诉交易制度[N];检察日报;2008年

4 凌桂锋;我国可设立辩诉交易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8年

5 潘青松 朱青;我国不宜引入辩诉交易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黄俊平;辩诉交易制度可以洋为中用[N];检察日报;2004年

7 刘文;刑诉法不宜引入辩诉交易制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8 翁学超 朱少尉 袁煜;轻罪和解协商制度可行性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3年

9 华东政法学院 王永杰;刑事司法协商制度呼之欲出[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睿;辩诉交易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王正芬;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理性思考[D];复旦大学;2008年

3 盛文;辩诉交易制度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莹;辩诉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志庚;移植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6 吴燕辉;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黄鑫;论辩诉交易制度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蒲吉林;辩诉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万春华;试论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岚;论刑事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在我国的确立[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7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747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d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