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对行政诉讼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行政救济 + 行政复议 ; 参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摘要】:行政复议分流了部分行政争议,纠正了部分违法行政行为,但行政复议往往由于解决争议的能力有限而使纠纷继续进入诉讼,由于纠错的功能未充分实现而导致监督不到位。行政复议对行政诉讼的负面影响既有制度设计上的原因,也有来自实践层面的消极因素。要构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和谐关系,行政复议的定位就应以解决纠纷为主要目标,而将监督行政和救济权利作为次要目的;在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下,就应将原机关作为被告,复议机关作为第三人;行政复议须部分地采纳言辞审理原则,在复议决定对申请人或其他人可能不利的情况下,就应当听证或开庭;还应设置行政复议委员会以作为独立的行政复议机关。
[Abstract]: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diverts some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and corrects some illegal administrative acts, but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often causes disputes to continue to enter into litigation because of the limited ability to resolve disputes, and because the function of error correction is not fully realized, the supervision is not in pla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o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s not only caused by system design, but also by negative factors from practice.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the orien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should be aimed at resolving disputes, and the supervision of administrative and relief righ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secondary purpose. The original organ shall be regarded as the defendant and the reconsideration organ as the third person; the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shall partially adopt the principle of hearing by words, and if the decision of reconsideration may be disadvantageous to the applicant or other person, it shall hear or hold a court session; An administrative review committee should also be set up to act as an independent administrative review orga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武汉大学法学院林莉红教授主持的中荷法律合作项目“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黎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关系范畴研究[J];法学评论;2004年03期
2 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吴声;;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和谐之道——关于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衔接问题的调研[J];山东审判;2010年06期
3 杨伟东;;复议前置抑或自由选择——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的处理[J];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02期
4 王学政;论我国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制度之创新[J];中国法学;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时金;欧阳美平;;比较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朱凤琴;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的缺陷与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哈书菊;;俄罗斯行政救济制度述评[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4 杨海坤,马生安;中外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5 崔卓兰;卢护锋;;建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6 李濯清;;行政诉讼判决制度的改革[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田芳芳;;我国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研究[J];沧桑;2010年12期
8 石柏林;彭澎;;金融监管权控制的法学之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9 梁素彰;;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差异与衔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邓思清;;公益诉讼制度的程序构想[J];当代法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志强;;论行政垄断及其检察监督[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周兰领;;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3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杨力;;论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适格当事人的制度构建——以保障当事人诉权为基点的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卜晓虹;;在尊重与制衡之间——试论对行政裁量基准的司法监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晓东;;类型、界限与规则:刍议行政审判中的“私法”应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石愚;;我国行政诉讼异地管辖制度疑与探[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谢宇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问题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9 王桂青;;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探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10 王彦;;再探行政诉讼被告确定的标准[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齐恩平;业主权的释义与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吴华;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胡卫列;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刘东亮;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王韶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刘东生;行政复议制度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静;美国行政法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会玲;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D];河北大学;2007年
2 白璐;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行政法思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雕;行政诉讼原告举证责任的承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琼;我国专利确权行政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宇星;我国行政指导法律救济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徐州坤;我国税务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春;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法律途径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崔旖旎;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皮纯协;邓旦旦;;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的研讨(下) 行政审判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法学家;1998年02期
2 姚莉;詹建红;;刑事程序选择权论要——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角度[J];法学家;2007年01期
3 于安;制定我国《行政复议法》的几个重要问题[J];法学;1999年08期
4 朱芒;对“规定”审查制度试析——《行政复议法》第7条和第26条的性质、意义及课题[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崔卓兰;行政规章可诉性之探讨[J];法学研究;1996年01期
6 姚建涛;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对接[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应松年;;把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J];法学论坛;2011年05期
8 周兰领;;行政复议强制前置模式的重建[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薛刚凌;对行政诉讼审查范围的几点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1997年02期
10 青锋,张越;当前行政复议工作存在的问题[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李立;[N];法制日报;2006年
2 章志远 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强;论行政复议的救济作用[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杨晓舒;;论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3 胡洋;;信访制度的变革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
4 姜忠;;论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完善[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陈仪;;论高校申诉制度的定位与制度重构[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齐蕴博,王宝娜;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的再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7 龙屏风;;论行政合同的法律救济[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8 王巨新;;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创新与完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1期
9 龙屏风;;论行政合同的法律救济[J];警官文苑;2007年04期
10 刘迪;;行政复议范围比较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雪峰;王旭军;;妇女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探微[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金国坤;;从监督到救济:行政法功能的转换——兼论以人权保障为核心重构行政救济机制[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罗天刚;;一起水行政执法案件的查处和体会[A];水土保持依法行政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勇;;行政复议制度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郝建华;;英法行政复议制度给我们的启示[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石柏林;石亚男;;中国行政救济法20年发展之回顾与展望[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越;;修订行政复议法正当其时[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顾长浩;孙潮;赵卫忠;李宗兴;杨惠基;邹荣;王松林;;《行政复议法》评析[A];1999年政府法制研究[C];1999年
9 蒲杰;;房屋拆迁权的滥用与预防[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朱耀武;;改革完善复议制度 建设发展和谐社会[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学礼邋程钰珉 左鹏;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施琛耀;征程上的每一步,都是进步[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记者 张辉邋通讯员 朱德富;让行政救济大门敞得更开[N];湖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立;引领社会通向公平正义和谐[N];法制日报;2006年
5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学普;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N];重庆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立;修改行政复议法受案范围势必扩大[N];法制日报;2010年
7 记者 黄秀丽;本市五年受理行政复议案6691件[N];北京日报;2005年
8 邢力博邋记者 李泳沩;提高行政复议整体水平[N];吉林日报;2007年
9 记者 陈小平邋实习生 王丹;全国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座谈会召开[N];河南日报;2007年
10 海门市人民政府;履行复议职能 强化行政监督[N];新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s,
本文编号:1785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78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