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罪判决的“消解”因素及破解之道
本文选题:冤假错案 + 疑罪从无 ; 参考:《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一个案件想要宣告无罪要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无罪裁判的作出也意味着控方和辩方主张的完全对立,暗含着被害一方和被告一方矛盾的激烈,公安机关与检察院追诉的失败以及司法资源的浪费,因而承审法院在作出无罪判决时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将压力转化成冤假错案。很多的无罪案件审理难不是因为案件本身难,而是受到一些案外因素的影响,最根本的还是由于无罪推定理念、疑罪从无原则没有在办案人员心里得到牢固地树立与贯彻,本应该宣告无罪的案件最终被无声地“消解”。鉴于此,本文将通过阐发有关此问题的基本理论、司法现状、“消解”因素,试图揭露出我国无罪判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找到其破解的方法,对被告人的人权予以充分保护,维护司法的权威与正义,以期待我国法治在未来不断发展完善。
[Abstract]:A case to declare innocence i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and the decision of a non guilty referee also means the complet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prosecution and the defence, implicating a fierc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defendant, the failure of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 the procuratorate and the waste of judicial resources, so that the court of acceptance is making a verdict of innocence. A lot of cases of innocence are difficult not because the case itself is difficult, but it is influenced by some factors outside the case, the most fundamental is the idea of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and the doubt of crime has not been firmly established and carried out in the mind of the case handling personnel.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will try to reveal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actice of innocence in our country and find its solutions, protect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accused and safeguard the rights of the judiciary.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rule of law in the future, we need justice and justice.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再再;略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旭;;对我国无罪判决率的考察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12期
3 高通;;论无罪判决及其消解程序——基于无罪判决率低的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4期
4 温建;连续五年保持无罪判决为零的经验[J];人民检察;2000年12期
5 杨斌华;对一审无罪判决当庭释放的几点认识[J];人民检察;2000年12期
6 周刚,李良才;关于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变更质疑[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7 子红;四起无罪判决案件的启示[J];人民检察;2001年07期
8 史立梅,胡常龙;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之性质与效力探析[J];山东审判;2001年02期
9 范培根;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之评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徐阳;证据不足无罪判决浅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许家铭;;试论无罪判决率与公诉案件质量的关系[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炜;无罪判决率趋低的背面[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2 薛国骏;如何看待无罪判决[N];检察日报;2004年
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 徐国平;证据不足无罪判决不应单独陈述[N];检察日报;2008年
4 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检察院 仇新华;对待无罪判决应持宽容态度[N];检察日报;2009年
5 甘肃省武威市检察院检察长 陈其功;应理性看待无罪判决[N];检察日报;2010年
6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 余双彪;理性对待无罪判决[N];检察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无罪判决触痛美种族问题伤疤[N];光明日报;2013年
8 记者 王丰丰;枪杀黑人案无罪判决触痛美种族问题伤疤[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9 李乐平;理性面对无罪判决[N];人民法院报;2013年
10 杨涛;“等不来无罪判决”中的法律陷阱[N];深圳商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永明;论英国禁止双重危险规则及其借鉴[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秀婷;我国刑法出罪事由适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修竹;无罪判决论[D];山东大学;2016年
3 齐红;论无罪判决的“消解”因素及破解之道[D];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
4 仇新华;无罪判决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永进;无罪判决的中国实践[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王周瑜;刑事案件无罪判决面临的困境及出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7 龙凤;以撤回公诉方式替代无罪判决现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8 徐曼;我国无辜被告人无罪判决难的成因分析和改革对策[D];苏州大学;2014年
9 邢德远;刑事诉讼中的无罪判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刘文瑜;论“依法不予认定”[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802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0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