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滥用行政诉权之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8-04-30 23:11

  本文选题:行政诉讼 + 滥用诉权 ; 参考:《政法论坛》2017年04期


【摘要】:行政诉讼中的滥用诉权分为滥用起诉权和滥用具体程序权利两种形态,前者表现为同时申请多种行政救济、针对不可诉的同类行为多次起诉、针对已决案件多次起诉、针对同一机关的不同行为和其他机关的类似行为纠缠诉讼;后者表现为滥用申请回避权和怠于行使具体的程序权利。滥用诉权的行为包括四个构成要件:行为人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客观上实施了程序滥用的行为,造成妨碍正常诉讼秩序并给他人带来负担的结果。滥用诉权的行为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和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而违法。规制滥用诉权的行为,在遵守审慎原则的前提下,应准确把握起诉条件的适法性审查;对于"滥用起诉权"的行为,应驳回起诉或驳回诉讼请求;对"滥用具体程序权利"的行为应扩大妨碍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范围;并由过错方承担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Abstract]:The abuse of the right of action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forms: abuse of the right of action and abuse of specific procedural rights. The former manifests itself in applying for a variety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at the same time. Entanglement litigation against different acts of the same organ and similar acts of other organs; the latter shows abuse of the right of withdrawal and inactivity in exercising specific procedural rights. The behavior of abusing the right of action includes four constitutive elements: the actor is the party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subjective fault exists, and the act of procedure abuse is carried out objectively, which results in obstructing the normal litigation order and bringing burden to others. The action of abusing the right of action is illegal because it violates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the principle of non bis in idem,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nd the condition of litigation. To regulate the abuse of the right of ac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we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proper legal examina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prosecution, and for the act of "abusing the right of action", we should reject the suit or the request for action. To the behavior of "abusing specific procedural right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compulsory measures of hindering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should be enlarged, and the party at fault should bear the litigation cost of the other part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政府信息公开的豁免理由研究”(14BFX14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芳强;李发霞;;保护大学生的程序权利 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10期

2 苑芳强;李发霞;王永利;;大学生程序权利保障中的缺失及制度对策[J];价值工程;2010年29期

3 周伟;宪法应增设几项公民的刑事程序权利[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继烈;;关于严格法定程序的理性思考[J];公安学刊;1998年05期

5 王闯;焦树国;管刚;;浅析我国程序正义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3期

6 张哲;;论行政正义与程序代理机制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7 毛国辉;论法治社会与现代程序法理念的重塑[J];政治与法律;1998年03期

8 郭红光;;法治社会与现代程序法理念的重塑[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9 姚小艳;;程序正义的有限性——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10 张爱东;陈宏海;;《商检法》中执法程序规定的探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卫华;;规范转化:行政程序权利实现的基本路径[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2 唐墨华;;民事撤诉程序的异化与复归——以保障审判权的合轨运行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世贤;规制滥用程序权利的立法设想[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程序权利何以被滥用[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林沈节;行政程序的中止事由如何确定[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杨春 房东升;浅谈对当事人程序权利的司法救济[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孙国荣;浅议行政程序在行政行为运行中的作用[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记者 郑良;也要保护好“弱者”“无理者”的程序权利[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王世贤;四类程序权利常被当事人滥用[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许身健;法治的守望[N];检察日报;2013年

9 周子;当事人的程序通知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记者 吴亚东 通讯员 蔡崇谋;最高法:切实提升程序法治理念[N];法制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钧侨;死刑犯程序权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科;论法律程序权利的特有属性及立法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苑芳强;高校管理中大学生程序权利保护的育人价值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谭元满;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D];湘潭大学;2003年

5 江章桥;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中经营者程序权利的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远辉;论程序权利的滥用(APR)[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方俊民;程序正义的机会成本[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婷;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王晓见;辩护律师的程序权利及保障[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26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26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