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问题与路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03:29

  本文选题:刑事和解 + 困境 ; 参考:《河北法学》2013年12期


【摘要】:刑事和解难成为当前的刑事和解制度施行的主要问题,刑事和解难原因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刑事司法政策存在偏差;二是公众及舆论对刑事和解存在偏见;三是和解赔偿没有确定标准;四是刑事和解存在执行难。为此,应从源头强化和解,加强协调配合,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提升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效率。
[Abstract]: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re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The reasons for the criminal and the solving difficulties lie in four aspects: one is the bias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the other is the prejudice of the public and public opinion to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Third, there is no definite standard of reconciliation compensation; fourth,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reconciliation from the source, strengthen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standardize the work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in judici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队政工系;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会新;;“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刑事和解不能承受之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赵石麟;;公安刑事和解的正当性及其规制[J];公安研究;2009年05期

3 俞亮;;试论侦查阶段刑事和解制度价值与实现路径[J];公安研究;2011年12期

4 萨其荣桂;;刑事和解裁量权引论[J];河北法学;2010年04期

5 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J];人民检察;2006年10期

6 陈兴良;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J];现代法学;1996年03期

7 宋英辉;郭云忠;李哲;罗海敏;何挺;冯诏锋;王贞会;;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J];中国法学;2008年05期

8 朱苏力;;中国司法的规律[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张兴中;;民事抗诉谦抑性原则[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孙放;;论政府投资的法价值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赵建福,柯群帆;从“严打”看刑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蒋娟;;刑事和解与和谐社会[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韦志明;李妍;;民族地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发性意义——基于三江县冠洞村的个案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明春;;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秩序的重新构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刘志成;;刑事和解与公诉权:功能互补[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乐绍光;苟红兵;;刑事和解原则下的检察权能重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任晓雪;;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8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之场域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9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谢瑾;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丹;侦查信息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振林;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震;“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与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J];法律适用;2008年07期

3 甄贞;陈静;;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4 吴建雄;;刑事和解与检察官客观义务[J];法学家;2007年05期

5 左卫民;马静华;;110警务体制中的纠纷解决机制[J];法学;2006年11期

6 樊学勇;刘荣;;公安刑事侦查中和解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邹娅;;析侦查阶段不宜刑事和解[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赵石麟;;公安刑事和解的正当性及其规制[J];公安研究;2009年05期

9 蒋巍;李雪菲;;我国刑事被害人损害赔偿救济机制研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江显和,吴姿虹;刑事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若干问题探讨[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左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伟;[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淑亚;刑事和解中的法益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浅析我国刑事和解在理论上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0期

2 王全;;浅析我国刑事和解在理论上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4期

3 桑爱英;;对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4 王学成;张和林;;刑事和解的困境与出路[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魏玉彬;;刑事和解的的价值与困境权衡[J];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刘慧明;;困境与突破:刑事和解制度之构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7 彭刚;;刑事和解“本土化”的困境及其出路[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陈瑶瑶;;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设想[J];云南电大学报;2008年01期

9 宋伟卫;;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应对[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10 秦玉红;;刑事和解的困境与超越——以“花钱买刑”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国;;浅谈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范业宏;纪晓慧;;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郭勇;刘小荣;;浅析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5 蓝蓝;;刑事和解制度实施中的若干争点[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侯明哲;;从民生视角谈刑事和解制度[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耿红;;浅论刑事和解在基层检察实践中的应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易珍荣;;刑事和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宋聚荣;王鹏;;试论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中的职能定位——以山东省检察机关的实践探索为基础[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宁 孙敏坚;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立法[N];湖南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张宁;天津适用刑事和解机制办案415件[N];检察日报;2010年

3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 熊彬 蒋晓栋;检调对接下刑事和解的选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阮占江 赵文明 本报通讯员 谭丽霞;“三位一体”刑事和解透明高效[N];法制日报;2011年

5 王风浪 王金宝;浅谈公诉环节的刑事和解[N];西部法制报;2008年

6 记者 李松 黄洁;刑事和解不是“花钱买刑”[N];法制日报;2008年

7 李松 黄洁;刑事和解不是“花钱买刑”[N];贵阳日报;2008年

8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方工;刑事和解应注意纠偏[N];检察日报;2008年

9 毛建华;刑事和解须坚持四项原则[N];法治快报;2008年

10 国家检察官学院 姜昕 孙勤;刑事和解的民法化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叶肖华;刑事审判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周亚红;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周凯东;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守安;检察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邓建辉;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初殿清;刑事司法平等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何挺;现代刑事纠纷及其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文生;宽严相济视域下的刑事检察工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颖;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建构[D];山东大学;2008年

2 牛新新;浅析我国刑事和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利飞;刑事和解模式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4 刘红星;刑事和解之中国化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莹;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白垒宁;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燕山大学;2010年

7 郭秀锦;刑事和解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梦然;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杨森;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静;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9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59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