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勾勒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诉讼图景——评左卫民教授著作《刑事诉讼的中国图景》

发布时间:2018-05-09 00:02

  本文选题:刑事诉讼程序 + 刑事诉讼制度 ; 参考:《人民检察》2013年09期


【摘要】:正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探索其现代化之路,首当其冲的是需要明晰当下的刑事诉讼模式及制度运行现状,总结经验,趋利避害,从而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诉讼发展之路。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左卫民以实证研究为范式,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精心完成的个人著作——《刑事诉讼的中国图景》,深刻剖析了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勾勒出了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未来图景。
[Abstract]: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ad of modernization, the first thing to bear the brunt is to make clear the current m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current operating situation of the system, and to sum up the experience. Seeking advantages and avoiding disadvantages, thus finding a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Zuo Weimin, a professor of law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takes empirical research as a paradigm, through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meticulously completes his personal work, "the Chinese Prospect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to profoundly analyze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China. It outlines the future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model in China.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检察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静华;;侦查到案制度:从现实到理想——一个实证角度的研究[J];现代法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静华;;侦查到案阶段的人权保障制度研究——实证与比较法上的考察[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2 杨成;;从抓捕的滥用看法定侦查到案措施的缺陷[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3 刘方权;;取保候审审批决定程序实证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马静华;;我国侦查到案制度沿革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5 马静华;;侦查到案制度之理论建构——从阶段论角度的展开[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杨宗辉;魏然;;论继续盘问的空置化及解决[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7 胡裕岭;谢婷;;侦查程序的“动态平衡”理论探微——兼论侦查程序正当化建设[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刘方权;;“两面一体”:公安行政权与侦查权关系研究——基于功能的分析[J];法学论坛;2008年04期

9 唐雪莲;马静华;;侦查到案措施:一个初步的制度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万毅;;论强制措施概念之修正[J];清华法学;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关海博;我国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曹肖冰;刑事强制措施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郭亮;论刑事拘传[D];青岛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铭;留置与拘传之研究——对公安办案实务中运用留置与拘传的考察与反思[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陈卫东,刘计划;谁有权力逮捕你──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改革(上)[J];中国律师;2000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莉;;浅谈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立[J];行政与法;2007年10期

2 程荣斌;陶杨;;程序自治的理念与制度——从刑事诉讼的角度分析[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王颂勃;;香港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保释制度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肖明;;新西兰家庭会议制度之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借鉴——以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为视角[J];求索;2009年05期

5 卢少锋;申文宽;;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理论反思[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樊崇义;吴光升;;关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几个认识问题[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7期

7 杨凤武;;刑事诉讼构造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类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闫清华;;论刑事协商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的适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徐友军;;中国刑事诉讼与人权[J];中外法学;1992年02期

10 李育红,孟庆保;浅谈刑事诉讼程序违法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正勇;;引进和建立控辩协商制度的构想[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祖伟;;公诉引导侦查机制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崔文胜;;纠正意见的实质化——兼论《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戴萍;赵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优化配制研究[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郭冰;;比较视野下的职务犯罪侦查权配置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利平;李钰;;取保候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彭旭邦;;刑事和解不起诉范围的构想[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孙应征;刘国媛;;论我国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职能的拓展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祁冰;;打击职务犯罪加强诉讼监督[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战晓军;纪晓慧;;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研究[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 罗国良;改革刑事诉讼程序 预防冤错案件发生[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张圣玉;谈对完善刑事诉讼程序的三点看法[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雁子;超期羁押是对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漠视[N];检察日报;2003年

4 朱锡平;论刑事诉讼程序公正对辩方的人文关怀[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 卞建林;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不断发展完善[N];检察日报;2010年

6 张传新 李 黎;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陈东 姜镇锋;从“不破不立”到正确的立案观[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法院 孙明放;附带民事部分应如何处理[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记者 卫建萍 通讯员 陈慧;上海:“合适成年人”可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潘万贵;以检务督察促进队伍建设[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协昌;犯罪被害人保护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吴光升;刑事诉讼程序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冯景旭;口供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赵永红;刑事程序性裁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胡常龙;死刑案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张毅;刑事诉讼中的禁止双重危险规则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D];四川大学;2003年

9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金柄权;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博;速决程序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李士涛;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张创发;刑事诉讼程序回转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4 彭海青;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5 赵明;刑事诉讼程序的可逆性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姚洁;论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家属”及“合适的人”[D];苏州大学;2012年

7 张亚明;现代教育刑视野下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造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宋扬;刑事诉讼程序回转的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孟庆保;关于刑事诉讼程序正义问题的探讨[D];安徽大学;2002年

10 刘景;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63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63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