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假罪”:那些事实无罪的有罪答辩人
本文选题:认假罪 + 辩诉交易 ; 参考:《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年05期
【摘要】:最近几起引人注目的案件,包括西孟菲斯三人组案(the West Memphis Three)在内,再次反映了一个现象:事实上无罪被告人竟表示认罪。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一现象很多时候发生在追诉方进入答辩阶段时明知被告无罪或者至少被高度怀疑无罪的情况下。无罪被告人通常(但不总是)在以下三种情形做有罪答辩:第一,触犯轻微刑事犯罪,快速认罪提供了免除牢狱之灾的钥匙;第二,案件的被告人被错误定罪,说服其上诉并提出辩诉交易,以确保其被立即或尽快释放;第三,如果被告人不认罪,他们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另外,以下三个主要因素促成此项刑事司法制度——大量无罪被告人对自己未犯下的罪行认罪。其一,观念上认为所有的被告人都应该认罪;其二,当前严厉的刑事犯罪量刑制度;其三,辩诉交易的成因在于,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不受管制的领域。本文讨论了无罪被告人为获得释放做有罪答辩,从而"认假罪"(unexonerated)的案例;探究了"导致"无罪被告人认罪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几项可供当前刑事司法制度采纳的建议,以防范或至少改善无罪被告人被迫认罪的困境。
[Abstract]:Several recent high-profile cases, including the West Memphis trio case and the West Memphis Three) case, once again reflect the fact that the accused pleaded not guilty. What is more disturbing is that this often occurs when the prosecution enters the plea stage knowing that the accused is innocent or at least highly suspected. The acquittal defendant usually (but not always) pleads guilty in three situations: first, a minor criminal offence, a quick plea provides the key to escape from prison, and second, the defendant in the case is wrongly convicted, Persuade him to appeal and file a plea deal to ensure his immediate or prompt release; third, if the accused pleads not guilty, they will be severely punished. In addition, three main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a large number of innocent defendants plead guilty to crimes they did not commit. First, the concept that all defendants should plead guilty; second, the current strict criminal sentencing system; third, the cause of plea bargaining is, to a large extent, this is an unregulated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se of the innocent defendant who pleads guilty in order to be released, thus "pleading false");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lead" the innocent defendant to plead guilt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hat can be adopted by the current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To prevent or at least ameliorate the plight of the innocent accused being forced to plead guilty.
【作者单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燕珍;论辩诉交易对反贪工作之借鉴[J];政法学刊;2001年05期
2 游振辉;辩诉交易应该缓行[J];人民检察;2002年07期
3 李玉声 ,张明伦;一次“辩诉交易”的成功实践[J];中国律师;2002年10期
4 李建明;辩诉交易与正义保障[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5 王鹏;关于确立中国式辩诉交易程序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3年06期
6 金钧;“中国辩诉交易第一案”研究二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苟晓平;辩诉交易制度研究——由国内辩诉交易第一案引起的思考[J];行政与法;2003年05期
8 宋从越;移植辩诉交易之可行性[J];阴山学刊;2003年01期
9 赵菁;中国适用辩诉交易的理性分析[J];政法论丛;2003年06期
10 王云;“辩诉交易”纵横论[J];政法学刊;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方立新;张卓明;;美国与加拿大的“辩诉交易”实践之比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2 刘涛;成武利;;论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实践及制度完善[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冯昀;;辩诉交易能否在我国畅行[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4 陈敬明;;辩诉交易在国际刑事审判中的实践及展望[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伟;“小鸡原理”与辩诉交易[N];检察日报;2000年
2 法学博士 章敬平;2002:辩诉交易第一案[N];经济观察报;2012年
3 冀勇;日法制审议会讨论“辩诉交易”立法[N];法制日报;2014年
4 陈绍平;建立中国辩诉交易诉讼制度之我见[N];证券日报;2004年
5 程计山;“辩诉交易”的基础是什么[N];法制日报;2005年
6 郭小兵;我国应引进辩诉交易[N];法制日报;2005年
7 王琳;从李文和案看辩诉交易[N];检察日报;2001年
8 张建伟;辩诉交易与司法掮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冉云梅;辩诉交易为什么要换称指控协商[N];检察日报;2007年
10 詹静;我国设立辩诉交易之构想[N];江苏法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牟军;自白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宇;辩诉交易下的公正与效率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2 付晓华;我国引入辩诉交易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周伟丽;被害人与辩诉交易[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杨卫玲;对中国引进辩诉交易的思考[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廷婷;辩诉交易主体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6 张金艳;辩诉交易及其中国化探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赵宇佳;辩诉交易的比较法考察与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徐佳红;论我国引进辩诉交易的可行性[D];郑州大学;2005年
9 李治霖;论辩诉交易[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伟;美国辩诉交易述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74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7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