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新刑诉法视域下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冲突与整合路径

发布时间:2018-05-12 23:11

  本文选题:新刑诉法 + 刑事和解 ; 参考:《求索》2017年01期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是《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创设的新型刑事诉讼模式,具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思想、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省司法资源的功能,在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教育改造加害人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能弥补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不足。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便成了必然选择。新刑诉法的修改正式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充分体现了惩治犯罪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性出发的政策理念,契合了当代人性关怀下的刑事政策价值导向,提供了刑事责任履行的全新方法,为摆脱责任论的研究困境展示了可能性。但在人性视野下,刑事和解制度也存在认识偏差、自愿性没有保障、适用范围有限、特殊预防效果不明显、没有体现效率价值等问题。因此,应对新刑诉法视域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冲突与整合路径进行研究。
[Abstract]:The system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s a new pattern of criminal procedure created in the revis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t has the function of carrying out the criminal thought of "combining leniency with severit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litigation and saving judicial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victims. Education reform victimizer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criminal law system.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The revision of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formally introduces the system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policy concept of punishing crime and adhering to the people-oriented, starting from human nature, which accords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riminal policy under the care of contemporary human nature. It provides a new way to fulfill criminal liability and shows the possibility of getting rid of the dilemma of responsibility theory. However, in the view of human nature,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lso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cognitive bias, lack of voluntary protection, limited scope of application, no obvious effect of special prevention, no value of efficiency and so on. Therefore, we should study the valu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path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under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国;;浅谈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范业宏;纪晓慧;;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徐阳;;我国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泛化倾向之检省与矫正[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蓝蓝;;刑事和解制度实施中的若干争点[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侯明哲;;从民生视角谈刑事和解制度[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冯中华;;以公诉权为核心矫正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芳;;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完善[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张顺强;;让渡中的坚守:刑事和解制度潜在风险的司法防范[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马文祥;晁兰军;葛恒美;李静;;西部民族地区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罗曦;;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与完善[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文志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刑事和解制度 促和谐社会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谢剑民 李芸 柳州市柳南区人民检察院;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及其完善探析[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3 李浩宁 乌当区人民检察院;浅析市场经济体制下刑事和解制度[N];经济信息时报;2013年

4 泰兴市检察院 刘安学;刑事和解制度的几点思考[N];江苏法制报;2013年

5 记者 李先宏 罗序文 通讯员 李云;宜都试行刑事和解制度[N];湖北日报;2007年

6 初殿清;检视刑事和解制度的平等性质疑[N];检察日报;2007年

7 原蔚;刑事和解制度创新课题征求各方意见[N];山西日报;2007年

8 张春萍;浅谈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N];江苏经济报;2008年

9 姜志雄;在刑事司法领域建立刑事和解制度[N];西部时报;2008年

10 赵继钊;刑事和解制度使13起案件“阳光下私了”[N];太原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刑事和解制度利弊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郭新;论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化构建[D];山东大学;2008年

3 陈巍;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陈静;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惠珠;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洪怡芳;论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构建[D];厦门大学;2007年

7 林家柏;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杨雪虹;实体法视角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唐珍枝;试论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梓明;刑事和解制度及其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80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80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