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中的“折中裁判”:制度危害与解决方案
本文选题:“折中裁判” + 危害 ; 参考:《浙江学刊》2013年04期
【摘要】:在中国的刑事审判实践中,比较普遍的存在着诸如裁定撤诉、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缓刑、"关多久判多久"、管制、免于刑事处罚等实质上介于有罪和无罪之间的"折中裁判"。"折中裁判"的存在有着极大的制度危害,不仅不利于被告人人权的保护,更不利于司法公信力的树立、侦查能力的提高和法律职业群体的专业化发展。解决"折中裁判"问题的方案,除了惯常的司法独立方案之外,更在于从程序分流层面减少进入正式审判的证据不足案件数量,以及从程序技术上压缩法院的裁量空间。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criminal trial in China, there is a "compromise" between guilty and innocent in essence, such as decision withdrawal, suspension of death penalty for two years, probation, how long to sentence, control and exemption from criminal punishment. " The existence of "compromise judgment" has great system harm,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accused, but also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judicial credibility, the improvement of investigation ability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egal professional groups.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compromise adjudication" lies i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cases of lack of evidence to the formal trial from the aspect of procedural diversion and compressing the discretion space of the court technically in addition to the usual plan of judicial independence.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通过程序回应民意:刑事司法回应民意的程序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0YJC820124) 中央高校业务经费项目:《通过程序吸纳民意》(课题编号:ZYGX2010J136)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四川省内部分地区刑事和解制制度实践运作状况之调查》(课题编号:FZFK12-07)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吕广伦;;解读《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J];证据学论坛;2011年00期
2 陈光中;肖沛权;;关于司法权威问题之探讨[J];政法论坛;2011年01期
3 陈瑞华;;留有余地的判决——一种值得反思的司法裁判方式[J];法学论坛;2010年04期
4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左卫民;;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证据案卷为重心[J];法学研究;2007年06期
6 陈亚尔;;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权与法院裁定问题[J];人民司法;2005年09期
7 郑颖;论疑罪的“中间”形式判决——关于恩里科·菲利“证据不足”判决方案的评论[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龙;;社会主义新传统与社区治理——以珠海市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1期
2 李妮;;“新经纪机制”:地方治理新策略及其逻辑分析——基于广东省G市S区的社会创新实践[J];公共管理学报;2016年04期
3 李海烨;;论当代中国的法治进步中执法比司法更重要[J];法制博览;2016年28期
4 高万芹;龙斧;;村民自治与公共品供给的权利义务均衡机制——以Z县G乡L村为个案[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5 陈晶环;叶敬忠;;发展性关怀抑或反思性关怀?——对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社会关怀研究的梳理与反思[J];西北人口;2016年05期
6 彭小龙;;涉诉信访治理的正当性与法治化——1978—2015年实践探索的分析[J];法学研究;2016年05期
7 李友梅;;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社会学研究;2016年05期
8 王琴;;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18期
9 李耀锋;;项目制研究的现状与新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10 钟海;;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探微[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飞舟;;锦标赛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9年03期
2 高柏;;金融秩序与国内经济社会[J];社会学研究;2009年02期
3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8年06期
4 高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J];社会学研究;2008年04期
5 左卫民;;规避与替代——搜查运行机制的实证考察[J];中国法学;2007年03期
6 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J];社会学研究;2007年01期
7 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研究[J];现代法学;2006年06期
8 周怡;;寻求整合的分化: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来自H村的一项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9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年03期
10 王新清;李征;;论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兼论判决结果的相对合理性[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世豹;认真对待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作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熊洪文;“民愤”对刑事审判的影响[J];人民检察;2004年04期
3 邓小刚;略论刑事审判的经济性价值[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4 林五星;;理性和人道:刑事审判法制的应然之则[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杜宝庆;;论我国刑事审判价值认知[J];法治研究;2009年01期
6 张军;;刑事审判理论研究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方法[J];人民司法;2009年23期
7 郭东旭;陈玉忠;;论宋代皇权对刑事审判的控制[J];河北法学;2010年01期
8 胡博;;法国军事刑事审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公安研究;2011年01期
9 汪明;秦波;;对刑事审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年20期
10 郑禄;唐代刑事审判制度[J];政法论坛;198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保文;;刑事审判“两个基本”原则的适用[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2 李清萍;郭中秀;;从刑事审判谈法医学复核鉴定的重要性[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3 文正桥;;论刑事审判中的人权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4 李益民;;“严打”中刑事审判应注意的问题[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5 洪一军;;完善刑事审判制度的宏观思考——以刑事审判运行现状为实证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曾惠明;王焱林;;走向正义:刑事审判发展评析[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7 周维平;马明亮;;论“办案说明”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以刑事判决书为样本的考察[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程欲民;丁吉生;;为公众参与司法搭建平台——论公众意见在刑事审判中的引入[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罗庆群;;论刑事庭审证据裁定对检察公诉权的制衡——以刑事审判认证为视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力娜;;透视量刑规范化进程中的微观成像——反思形式主义遮掩下的改革进路[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 胡月军;中国刑事审判史学之提倡[N];检察日报;2010年
2 顾建兵 宗爱萍;应对刑事审判中“收监难”对策[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记者 张先明;最高法院对涉外刑事审判提出新要求[N];人民法院报;2013年
4 记者 张晓敏;天津加大环境资源刑事审判力度[N];人民法院报;2014年
5 王斗斗邋袁定波;提高刑事审判质量与效率[N];法制日报;2007年
6 刘晓波邋记者 彭溢;提高刑事审判质量 确保司法公正廉洁[N];黑龙江日报;2007年
7 戴谦;充分发挥刑事审判作用保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青岛日报;2006年
8 朱新忠;西藏培训刑事审判法官[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记者 黄星航 通讯员 黄建;党委要为刑事审判提供政治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记者 林忠明邋通讯员 郭金焰;树立科学的刑事审判绩效观[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杜宝庆;刑事审判价值论[D];重庆大学;2008年
2 刘元璋;刑事审判伦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少军;刑事审判中的对抗与合意[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谢进杰;刑事审判对象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杨杰辉;刑事审判对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汪三毛;在两个主义之间:日本刑事审判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昌盛;论对抗式刑事审判[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颜飞;论书面证言[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谡;刑事审判的民主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郑瑶;网络舆论对刑事审判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孙健超;刑事审判中的民意[D];扬州大学;2013年
4 吴思思;论我国刑事审判舆论监督制度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韩亚茹;论刑事审判中心主义在我国的实现路径[D];山东大学;2015年
6 焦s,
本文编号:1888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8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