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马民事诉讼法上的证讼
本文选题:罗马民事诉讼法 + 证讼 ; 参考:《比较法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证讼"是罗马民事诉讼法上的重要制度之一,其核心含义是"证实讼争"。在通常诉讼时期,证讼是指诉讼双方在裁判官面前对讼争事项的确定,意味着法律审的终结和事实审的开始,陪审员必须依据证讼中确定的争点进行判决、使针对同一案件的诉权消灭以及使新债代替旧债,这些效力构成后世"一事不再理"原则和"既判力"理论的最初雏形。进入非常诉讼时期后,诉讼二阶段的区分不再存在,证讼的术语虽仍得保留,但仅意味着在法官面前的原告陈述和被告答辩,其重要作用已成为明日黄花,其效力部分前移到起诉阶段,部分由判决替代。现代民事诉讼法中,区分法律审理和事实审理的做法以及诉讼标的、既判力和诉讼系属理论等方面,无一不受到证讼制度的影响。
[Abstract]:Litig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s in Roman civil procedure law. During the normal litigation period, litigation refer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parties before the magistrate, which means the end of the legal trial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factual trial. The jurors must make a judgment according to the points of contention established in the litigati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 right of action against the same case an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old debt with the new debt constitute the initial embryonic form of the principle of "non bis in idem" and the theory of res judicata. After entering the period of extraordinary litigati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stages of litigation no longer exists. Although the terminology of litigation still has to be retained, it only means that the plaintiff's statement and the defendant's defense before the judge have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 Part of its effectiveness is moved forward to the stage of prosecution, and part is replaced by judgment. In the modern civil procedure law, the practice of distinguishing legal trial from fact hearing and the object of litigation, res judicata and the theory of litigation are all influenced by the litig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汤鸣;一事不再理原则探析——兼论刑事判决的既判力问题[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2 李龙;论民事判决的既判力[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叶自强;论判决的既判力[J];法学研究;1997年02期
4 陈洪杰;;论“一事不再理”与“既判力”之区分——从罗马法到现代民事诉讼理论体系[J];民事程序法研究;2008年00期
5 邓辉辉;关于既判力本质说的评介[J];政法论丛;2005年04期
6 宋英辉,李哲;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J];中国法学;2004年05期
7 谢佑平,万毅;一事不再理原则重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越;;从嫁妆制度的变化看古罗马社会妇女的经济地位[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2 刘颖辉,余晖;商标侵权案件中销售者的独立诉讼地位[J];中华商标;2005年04期
3 赵晓力;;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4 徐国栋;;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5 江华;陶娟;;完善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法律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汪洋;;罗马共和国李其尼·塞斯蒂亚法研究——公元前4-3世纪罗马公地利用模式诸类型[J];比较法研究;2012年03期
7 刘学在;既判力论在中国的困境探析——以民事诉讼为视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田园;王盟;;论民事责任与债[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秦晶晶;;浅析日本民事既判力理论[J];才智;2008年15期
10 孙振民;刘玉芝;;浅析古罗马共和国前期的婚姻制度[J];沧桑;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丁伟;;一事不再理:程序至上的仲裁制度中的阿喀琉斯之踵[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述喜;杨世屏;;试论法院判决的既判力——对一起历经十年的刑事案件的评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乐清月;;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初探[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牟旭;邓群生;;论生效民事裁判对行政诉讼的既判力——防止行民裁判冲突的司法路径[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5 白洋;渔业配额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韩中节;国有资本运营的法律治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詹焱;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律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程苗;韦伯形式理性法理论之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a,
本文编号:1898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9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