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行政信访处理纠纷的预设模式检讨

发布时间:2018-05-16 21:46

  本文选题:行政信访 + 信访处理 ; 参考:《法学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信访条例》将行政信访定位为诉讼、行政复议和仲裁的补充渠道,承袭这些机制处理纠纷的核心技术,预设了处理信访事项的"规范一决定"裁决模式。经检验,该模式预设与行政信访处理争议的制度效能不足具有明显相关性。实践中,行政信访处理的事项,多属"利益分配、调整型决策"和"抽象法律、政策目标落实"引发的争议。此两类事项通常缺乏具体的指引规则,该模式易被作为回绝信访诉求的制度庇护。即便进行裁量处理,裁决机制也因"利益分配、调整型"决策具有"多中心任务"特征而难以适用,对于要求充分实现法律或政策目标的诉求,裁决机制难以提供有效的救济方案。
[Abstract]:The "regulations on Letters and visits" position administrative petitions and visits as supplementary channels for litigation,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nd arbitration, inherit the core technology of handling disputes by these mechanisms, and presuppose the "standard-one decision" adjudication mode for handling letters and visits.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is model is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insufficient efficiency of the administrative petition system. In practice, the matters handled by administrative letters and visits are mostly disputes caused by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adjustment of decisions" and "abstract laws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objectives". These two types of matters usually lack specific guidance rules, and the model is easy to be used as a system to deny petition claims. Even with a discretionary approach, the adjudication mechanism is difficult to apply becaus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adjustment" decision mak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center tasks," and demands that the legal or policy objectives be fully realized. The adjudication mechanism is difficult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medy.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云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行政信访框架下的纠纷处理途径及其模式研究”(13YNUHSS035)资助
【分类号】:D632.8;D92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锴;杨福忠;;论信访救济的补充性[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大雄;;信访制度功能的扭曲与理性回归[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3 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易虹;;宪政体制下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重构[J];求索;2007年04期

5 李俊;;从公民权利救济角度看我国信访制度改革[J];求索;2007年06期

6 冯仕政;;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J];社会学研究;2012年04期

7 王浦劬;龚宏龄;;行政信访的公共政策功能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2年02期

8 童之伟;;信访体制在中国宪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J];现代法学;2011年01期

9 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6年01期

10 田文利;;信访制度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原则的承接性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晓波;曹成刚;唐琪;;农地征收纠纷救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王浦劬;;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我国行政信访制度政治属性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任瑞兴;;涉诉信访与法治的中国路径——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背景[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4 杨寅;;我国公法救济的体系与完善[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5 魏伟;;警察权运行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吴涛;陈晓东;;乡土社会法律规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张立刚;;宪政视野中的涉诉信访治理[J];长白学刊;2011年03期

8 沈笑嫣;;论信访制度的内在困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马丽芳;;试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的信访功能定位[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陈丹;;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框架下的信访制度变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普;;话语权保障: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张伟;;涉诉信访的现状、困境与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蔡潇彬;;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关于如何突破信访困境的新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占云发;叶蕾;;从董必武法学思想看人民法院涉讼信访问题的理性求解[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5 王霁霞;;群体性事件中公民的角色与行为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颖;;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思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邬耀广;周强;;基层法院在转型社会中的角色回归——兼论符合司法规律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8 魏新;;溯源与解困:基于制度信任立场的司法公信力建设之思考[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顾乐永;张洪新;仲研文;;“非法院受理范围”纠纷回流司法现象反思——以×市基层法院裁定不予受理转化涉诉信访现状为研究样本[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程金华;;政治人、法律人与法治思维[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睿;我国征地冲突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庞超;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邱国良;转型时期我国农民的政治信任及其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丽昕;教育信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敏;参与式预算、分权治理与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佩玉;行政信访管辖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艳芝;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信息传播[D];湘潭大学;2010年

3 顾晓春;论中国人大信访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4 范正元;纠纷解决中的公安[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辉辉;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与出路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马慧;论我国信访法律制度的完善[D];西北大学;2010年

7 周珍珍;涉法涉诉信访的困境及规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于雷;行政复议和行政信访救济的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余见闻;信访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钢;信访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明明;王裕华;;中国农民经济纠纷解决偏好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杨明;;中国公众法律知识水平现状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浦劬;;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我国行政信访制度政治属性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杨寅;;我国公法救济的体系与完善[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5 林鸿潮;试论信访的功能收缩与制度重构[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王学军;中国信访体制的功能、问题和改革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7 朱最新;朱孔武;;权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访制度[J];法商研究;2006年02期

8 章志远;;我国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制度之研究[J];法商研究;2011年02期

9 马怀德,邓毅;司法独立与宪法修改[J];法学;2003年12期

10 杨寅;;信访与行政复议衔接疑难问题解析[J];法学;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马怀德;[N];学习时报;2010年

2 赵凌;[N];南方周末;2004年

3 赵凌;[N];南方周末;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世远;;从深层次上认识信访现象[J];农村工作通讯;2002年03期

2 李金平;电力企业信访工作之我见[J];办公室业务;2003年02期

3 杜坤林;切实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学生信访工作[J];办公室业务;2003年03期

4 邓素红;浅谈如何创新企业信访工作[J];办公室业务;2003年06期

5 李光汉;对搞好企业信访工作的几点认识[J];办公室业务;2003年06期

6 周文庐;加强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3年S1期

7 许达联,刘芳;改进和加强信访举报工作的几点建议[J];海南金融;2003年04期

8 李玉英;用信任交换信任——信访工作的一点感悟[J];中国监察;2003年04期

9 新德;品尝信访工作的甘甜[J];中国监察;2003年06期

10 王兆刚;坚持“四个必须”做好信访工作[J];中国监察;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娜;;信访工作的理论逻辑与新时期信访工作[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以“效能革命”促进路风信访工作[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隋夕岭;;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4 吴光伟;;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5 贺珍珠;;创新信访工作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6 曾佳伦;;认真搞好信访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毕节[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7 宋子林;;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及对策[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8 刘丽艳;;新形势下的信访创新与实践[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张剑锋;;务必把“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个制度落到实处——浅论构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体系[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智勇;;以十六大精神指引和推进信访工作[A];上海市秘书学会2003年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德胜;突出五个重点狠抓信访工作[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3年

2 记者 唐业继;湖北推进涉诉信访改革试点工作[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吴英;武汉办三举措提高信访工作质量[N];中国审计报;2013年

4 记者 陈化先;增强做好信访工作责任感使命感[N];江西日报;2013年

5 记者 普淑娟;畅通信访渠道 规范信访秩序[N];周口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朱庆磊;抓紧建议办理 抓好信访工作[N];淮南日报;2014年

7 雷甫;把握信访工作新规律 探索信访工作新方法[N];晋中日报;2014年

8 记者 黄晓娜 通讯员 邓国庭;惠城纳入省信访条例实施试点[N];惠州日报;2014年

9 记者 邢爽;专题听取并研究部署全市信访工作[N];黑河日报;2014年

10 四川省武胜县纪委 张定凯;信访工作可适当植入调解元素[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任哓春;基于信息管理视角的信访工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荣;论公安信访工作中的若干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袁文荣;新时期信访工作困境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孟永瑞;新时期农村信访工作的特点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2年

4 毕栋;太湖县信访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李勇;信访工作初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邓燕秀;社会转型期广州信访工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曲日明;大连庄河市信访工作改进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济与;我国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大江;本溪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10 任湘静;地方公安信访工作问题调研[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98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98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d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