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以复仇愿望的实现为中心
本文选题:被害人 + 复仇 ; 参考:《政法论坛》2013年05期
【摘要】:遭受犯罪行为侵犯后,被害人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复仇的心理。在提倡"和谐司法"、贯彻"宽严相济"、呼吁"司法救助"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被害人复仇心理的正常满足。被害人的复仇心理,需要通过参与案件的处理过程得以疏导,但是更需要通过案件的处理结果得以满足。目前被害人的复仇心理得不到满足主要体现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处理结果上,这其中除了有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缺失、相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不够合理等因素外,还有包括以犯罪人为中心的刑事政策、盛行在公检法内部的各种不合理的考评机制、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不顺在内的诸多"非程序"因素。
[Abstract]:After being violated by criminal behavior, the victim will produce revenge psychology more or less. While advocating "harmonious justice", carrying out "justice with mercy" and calling for "judicial aid",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normal satisfaction of the victim's revenge psychology. The victim's revenge psychology needs to be dredged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cess of handling the case, but it needs to be satisfied through the outcome of the case. At present, the revenge psychology of the victim can not be satisfied mainly in the result of each stage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except for the lack of the victim's litigation right and the un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relevant criminal procedure, etc. There are also many "non-procedural" factors, such as criminal policy centered on offenders, various unreasonable appraisal mechanisms prevailing in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rocuratorate and court,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organ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rocuratorate and cour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波;假释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一个实证的考察[J];法律适用;2005年11期
2 李奋飞;;对立案与侦查关系的再认识[J];法学家;2006年03期
3 卢志龙;;被害人角色与刑诉中其他角色的联系与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4 陈兴良;刑罚目的新论[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6 苏力;法律社会学调查中的权力资源—— 一个社会学调查过程的反思[J];社会学研究;1998年06期
7 苏力;市场经济形成中的犯罪违法现象——法律社会学的思考[J];中外法学;1994年06期
8 韩流;;论被害人诉权[J];中外法学;2006年03期
9 邓修明;;我国刑罚裁量模式与刑事判例机制[J];现代法学;2006年01期
10 郭超然;;福建重提发案率和破案率引出的异议[J];中国刑事警察;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郝银钟;[N];法制日报;2006年
2 柯良栋;[N];法制日报;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品泽;;我国刑事立案程序之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胡云腾;许士友;;新《刑法》施行以来我国的刑法学研究综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王圣扬;王金华;;刑事审判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研究——以控辩平衡原理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陈军;死刑复核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戴璇;;司法判决书难以文学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胡益红;;庭审形式化原因探讨——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角度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8 王蓓;;法律文化何以从混乱走向融合——以《白鹿原》中的一个事件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冀祥德;;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命运——以建立中国控辩协商制度为视角[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10 王志祥;何恒攀;;论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立新;张红梅;;论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石少侠;;检察理论研究应当正确认识五个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孙厚祥;;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违法裁判机制的法理思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彭志敏;;对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的法律思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冯中华;;以公诉权为核心矫正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敬;韩菲;;浅议检察机关在刑事简易程序中的监督权——以加强庭审监督为视角[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9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10 郑磊;;论先决问题的司法判定模式——兼议民事诉讼中间裁判制度之完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钢强;论经济平等的正当性依据[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阮露玫;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晨超;论我国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华英;论刑事和解中的调解人[D];湘潭大学;2009年
6 刘莉萍;堕落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珩;论刑事被害人权利的救济[D];苏州大学;2010年
8 季元强;论轻伤害案在检察环节适用调解机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沙沙;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竞合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莉;关于甘肃省法院适用非监禁刑的调研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关于市场经济和法律文化的一点思考——兼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2 冀祥德;;域外辩诉交易的发展及其启示[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3 郑昌济;郑楚光;;刑罚量化的决策分析[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 莫纪宏;;论人权的司法最终救济性[J];法学家;2001年03期
5 石英;论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6 龙宗智;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J];法学;2001年04期
7 陈兴良;罪刑均衡的中国命运[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8 杨正万;被害人的上诉权再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赵正群;行政之诉与诉权[J];法学研究;1995年06期
10 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N];检察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景义 李文广 赵炳松 本报通讯员 权伍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诉中的适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茗菲;程家敏;;和谐社会环境下恢复性刑事政策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苏衍兵;;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4 周文迪;熊侃;;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解读[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5 陆兆法;韦巍;;论在检察工作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6 何婧;荆长岭;;浅论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问题之关系[J];政法学刊;2008年01期
7 余丹;;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制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计苏光;林新;王胜国;;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思考[J];公安研究;2009年08期
9 彭剑鸣;;刑事和解案件范围论[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王宇;;当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的障碍和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维;汪承昊;;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刑事政策蕴含[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刘中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轻罪刑事政策——侧重于检察业务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赵靖;;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徐维忠;;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一适用存在问题的思考[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郭祖祥;鄢志祥;;从不捕、不诉案件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凌;;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梁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查起诉阶段的理解与贯彻[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张剑峰;;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文红;;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政策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10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秦刚 通讯员 潘正军;检务公开大厅里有了“在岗”律师[N];检察日报;2011年
2 王勋爵 邓子文;轻缓刑事政策利于和谐社会构建[N];检察日报;2007年
3 倪艳平邋焦小芸;公诉部门落实轻缓刑事政策的意义[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陈善哲;东莞中院:从“赔钱减刑”到“刑事和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储皖中;“先民后刑”保证被害人获赔[N];法制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渊;宽严相济 维护稳定[N];酒泉日报;2007年
7 本版编辑邋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左卫民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张建伟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仁文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刘京华;“赔钱减刑”:怎样理性看待?[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记者 吴涛 通讯员 王华兵;全市掀起新一轮严打风暴[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最高人民检察院 许永强;构建被害人救助制度应把握四个“基本”[N];检察日报;2008年
10 成都市检察院 薛培邋王燕 胡继恒 邓立;实践中如何把握轻缓刑事政策[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生;宽严相济视域下的刑事检察工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守安;检察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赵运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唐大宇;刑事司法多元发展的示范与契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姜涛;刑事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何挺;现代刑事纠纷及其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刘宇平;品格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检察工作[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贯彻[D];暨南大学;2011年
3 刘力萍;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D];山东大学;2008年
4 顾雪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检工作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秭漪;论刑事和解制度[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瑞梅;刑事被害人赔偿权保障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房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于华;恢复性司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建勇;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检察工作中的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孔维俊;试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3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97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