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轻罪被害人之刑事诉讼赔偿机制探究——以域外相关立法与司法经验为借鉴

发布时间:2018-06-13 23:39

  本文选题:轻刑 + 被害人 ; 参考:《政治与法律》2013年06期


【摘要】:轻罪行为虽然情节轻微、对社会的整体危害不大,但对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所造成的危害仍然可能很大。受我国刑法对犯罪行为致害的赔偿范围不全面、刑事诉讼制度不科学、执行刑事判决偏重于对严重犯罪受害人救助、犯罪人经济条件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刑事被害人特别是轻罪被害人经济赔偿普遍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刑法不作修改的条件下,有必要从刑事诉讼法视域完善轻罪被害人刑事赔偿机制,改变目前轻罪被害人难以获得刑事赔偿、无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等现状,因此应增加轻罪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强制劳役酬金赔偿制度规范刑事追赃制度等路径,达到既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又维护社会秩序的刑事立法宗旨。
[Abstract]:Although the circumstances of misdemeanor behavior is minor, it is not harmful to the whole society, but the harm to the victim's person and property is still very great.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range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crime caused by the criminal law is not comprehensive, the 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is not scientific, the enforcement of the criminal judgment is focused on the rescue of the victims of serious crimes, the financial conditions of the offenders are poor,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 financial compensation of criminal victims, especially the victims of minor crimes, is generally lack of effective system guarante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criminal law is not amended,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crimi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the victims of minor cri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victims of minor crimes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criminal compensation, and that there is no compensation for criminal spirit damage, et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criminal mental damage compensation for misdemeanor, to standardize the criminal recovery system and to achieve the criminal legislative aim of protecting the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victims as well as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5.3;D92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林喜芬;;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宏观位阶——兼评中国证据规则的宪法化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刘少军;;论刑事诉讼合意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曹达全;试析美国辩诉交易中控辩力量对比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孙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及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汪小丽;;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亲亲相隐”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10 曹达全;;侦查阶段律师调查取证权新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新潮;;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健;;世界各国(地区)反贪机构外部社会监督制度比较研究——兼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范围与组织形式的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伦朝平;范淑玲;贾颖玲;李继华;;人民监督员制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薛晓卫;;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完善构想[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孔璋;;一体与独立之争论及检察一体制论证[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单民;上官春光;;和谐语境下的职务犯罪侦查公开问题[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涛;;构建公诉一体化工作机制探讨[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赵永红;;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要求[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9 吴灿辉;李晓玫;;略论刑事司法鉴定启动权制度的完善——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修改为切入点[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刑事诉讼规则的修改[C];2012年

10 丁耀芬;肖建国;;程序正义图景下的量刑重构——关于量刑控辩及量刑说理制度改革的设想[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6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吕洪民;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U,

本文编号:2016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016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