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仅有同案犯有罪供述案件中的死刑适用

发布时间:2018-06-20 05:32

  本文选题:同案犯 + 有罪供述 ; 参考:《法学》2013年06期


【摘要】:对于仅有同案犯有罪供述之共同犯罪案件,司法实践存在适用死刑的判例,最高司法机关的有关规范性文件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予认可。但是,在仅有同案犯有罪供述之共同犯罪案件中适用死刑,与共同犯罪案件被告人供述的单一性相违背,与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在本质上也不相符合。尽管基于现实的考虑而有限地容忍这种做法,但也应在刑事法的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根据,对此类案件中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适用死刑缓期执行是暂可接受之道。在目前立法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最高司法机关有必要通过指导性案例来申明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Abstract]:In the case of joint crime in which only accomplices are guilty, there is a case of applying the death penalty in judicial practice, and the relevant normative documents of the highest judicial organ are also recognized to some extent.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the case of joint crime in which the accomplice only confesses guilt is contrary to the singularity of the confession of the accused in the joint crime case, and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constit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oint crime in essence. Although this practice is tolerated in a limited manner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appropriate grounds should also be found in the context of criminal law,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suspended sentence to the accused for extremely serious crimes in such cases is an acceptable option for the time being. In cases where legislation is not in plac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Supreme Judiciary to affirm the principle of non-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hrough instructive case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建红;;“绝对”死刑条款的适用研究[J];东方法学;2008年02期

2 冯江菊;;论共同犯罪案件中死刑限制的根据[J];法学杂志;2010年11期

3 陈兴良;;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以首批刑事指导案例为视角[J];法学;2013年02期

4 钱叶六;;“轮奸”情节认定中的争议问题研讨[J];江淮论坛;2010年05期

5 赵宁;我国被告人有罪供述补强规则探析[J];犯罪研究;2004年04期

6 马克昌;论死刑缓期执行[J];中国法学;1999年02期

7 吴丹红;论共犯口供的证明力[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军;;试论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陈旭玲;略论宣告死缓后的刑种变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佑标;论司法独立及其制度保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卞建林;田心则;;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纲[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5 张淑玲;略论经济赔偿补偿因素对量刑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孟庆华;刘涌案件的刑法适用问题与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俊梅;;死缓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刘士国,郭继;论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吴映颖;周璐;陈婵;;电子签名证据及其应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刘振东;;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几个问题的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周道鸾;;新中国审判工作的奠基人——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115周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4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5 陶建军;王力欣;范小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证分析——以公诉环节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何萍;王玉柱;;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其应对[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7 何延鹏;;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理解、适用与完善[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8 张光利;;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权力配置[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9 杨晓;;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研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10 于喜峰;刘志惠;;侦查程序修改与职务犯罪侦查办案模式校正[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侦查程序的修改与检察工作应对[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维林;经济犯罪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吕利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刑事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楠;行政强制执行初探[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姜群;行政争议、民事争议交叉类案件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巍;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救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盛琪;论死刑执行的监督[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青;论抢夺罪中的抢夺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8 彭哲;行刑社会化视野下的缓刑[D];湘潭大学;2010年

9 何伟;附带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姜维健;论交通事故认定的可诉性[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秉志;彭新林;;我国死刑适用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讨——以李昌奎案及其争议为主要视角[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2 游伟,陆建红;论刑法上的“从重处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3 王俊平;;“共同实行犯的既遂与未遂形态并存说”之质疑[J];法学评论;2009年02期

4 车浩;;从李昌奎案看“邻里纠纷”与“手段残忍”的涵义[J];法学;2011年08期

5 王志祥;;共同实施强奸仅一人得逞,应如何定性[J];中国检察官;2008年09期

6 游伟,陆建红;人身危险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功能定位[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7 赵明;康德论死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8 吴情树;苏宏伟;;强奸罪中“轮奸”情节的司法认定[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储槐植;;死刑司法控制:完整解读刑法第四十八条[J];中外法学;201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傅小林;[N];法治快报;2007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于志刚;[N];检察日报;2007年

3 陈鹏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杰人;谁有权决定死的方式[J];法律与生活;2002年02期

2 卢均晓;执行死刑临场监督的部门管辖[J];人民检察;2003年03期

3 江晓阳;对刘涌死刑判决生效的质疑[J];法律与生活;2004年02期

4 张绍谦;论我国“死刑正当程序”的十大缺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灿龙;;“改判死刑”与“死刑改判”[J];语文建设;2010年09期

6 雷学俊;“死刑”不死[J];中国律师;1998年06期

7 ;中国减少死刑判决数量[J];领导文萃;2009年18期

8 ;最高人民法院文件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J];人民司法;1983年11期

9 杨正万;死刑非司法性救济程序的构建[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06期

10 唐正平;;直击中国首台死刑执行车[J];晚报文萃;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屈建业;吴年喜;葛少华;;注射方式执行死刑之优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余贵忠;李长城;;论量刑程序的公正[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崔敏;;重温董老教导,健全司法制度——追思董必武同志对创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4 周道鸾;;论董必武的刑事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周道鸾;;华北人民政府司法制度之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苏敏华;;我国刑事司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与协调[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苗红环;黄文忠;;二审检察员出席法庭履行职务的法律地位——从一起死刑上诉二审案件谈起[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袁祥;最高法核准拐卖儿童罪犯死刑[N];光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任虎鹏 通讯员 广文革 贺小娟;最高院在陕首次视频提讯死刑被告人[N];陕西日报;2010年

3 时延安;论死刑犹豫程序的建立[N];法制日报;2004年

4 记者 杨维汉;防错杀,最高法规范死刑停止执行程序[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 李国民;量刑辩论:不必局限于死刑二审阶段[N];检察日报;2009年

6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马凯;死刑上诉二审案件的监督机制[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宋晓晖;山东出台首部死刑辩护指导规范[N];济南日报;2010年

8 王敏远;应重视程序对控制死刑的作用[N];检察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刘岚;《规定》体现最高法院慎用死刑决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杨维汉;最高法院规范死刑停止执行程序[N];天津政法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邱琳;死刑复核程序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王书庆;死刑执行程序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阿儒汗;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曾鼎新;论死刑复核程序[D];湘潭大学;2003年

5 张旭正;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完善构想[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范文清;当前罪犯监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东;刑事执行场域中的法院:权力与功能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3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043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3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