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民事上诉利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4 18:43

  本文选题:民事上诉利益 + 上诉许可 ; 参考:《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从比较法视角观察,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利益额度和上诉许可,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许可构成了民事上诉利益的完整内容,民事上诉利益是民事上诉程序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繁荣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大量出现,纠纷主体选择民事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实践活动的拓展使民事诉讼案件逐年增加,法院民事审判负担愈加明显,审判效果与社会主义法治、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增大;具体到我国现行民事上诉程序适用方面,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上诉条件规定上存在着过于宽泛和不具有实质操作性等不足,在实践中出现了以下系列难题:一审当事人无论胜诉与败诉均可以享有上诉权为理由提起上诉以启动二审程序,导致诉讼拖延、上诉投机、恶意上诉等引发司法资源浪费的现象。我国现行民事上诉程序设计缺陷的关键在于民事上诉利益的立法缺位。通观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经验,在民事上诉程序中,支撑着民事上诉案件发生(当事人提出民事上诉)和上诉案件审理程序的关键要素是民事上诉利益,民事上诉利益是一审诉讼利益在上诉审程序中的继续存在形式,是当事人进行民事上诉之诉讼行为目的要求,是上诉条件中的实质要件,是上诉审法院审判的对象。因此,探究民事上诉利益对于拓展我国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内容、完善民事上诉程序立法、规制民事上诉的诉讼与审判实践活动十分必要与重要。笔者以“民事上诉利益研究”为民事诉讼法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遵循学术研究路径的一般范式,按厘清民事上诉利益基本范畴、民事上诉利益的构成、民事上诉利益的发生机理、民事上诉利益的程序保障等主题分章次进行诉讼法理论证,以揭示民事上诉利益的基本法理内容及其在现代各国民事上诉程序立法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事上诉利益进行实践考察与问题分析,进而提出与论证了以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为中心优化民事上诉程序规则的若干具体建议,全文共计16万余字。第一章民事上诉利益的基本范畴。“民事上诉利益”应为“裁判不利益说”,即民事上诉利益是当事人对初审裁判主文给自己权益带来的不利益而请求上诉审法院予以改判的诉讼利益需求。民事上诉利益属于上诉的一项实质性要件,属于上诉的合法要件。民事上诉利益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私益性与公益性、限定性与许可性、法律性与道德性的特征。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客观存在,民事上诉利益彰显着基于初审诉讼利益没有得到裁判全部满足而出现裁判内容不利益而产生、通过上诉程序予以实现的独立性与阶段性的“运动”属性;同时,由于民事审判不同程序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民事上诉利益与利益、诉讼利益、上诉权、审级利益和民事上诉程序等概念发生相互关系。第二章民事上诉利益的构成。民事上诉利益由主体、客体和上诉利益客观存在等要素构成,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各国立法对民事上诉利益构成的主体范围、客体范围、客观存在的形式与期限等民事上诉利益构成要求的规定呈现不尽相同的内容,其原因在于平衡当事人诉讼权利保护、审判公正与效率与各国民事司法传统、立法经验等存在差异。在分析上诉利益判断标准不同学说基础上,提出了民事上诉利益之有无应当采取应从程序层面加以判断的“形式不服说”;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对于界定民事上诉利益构成具有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多重价值。第三章民事上诉利益的发生机理。当事人上诉行为是其在初审裁判中享有上诉利益所进行积极主张的结果,民事上诉利益产生具有以下机理:由于凸显法官审判职权性的初审裁判主文往往难以让双方当事人满意,而且由于民事诉讼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法官职业素养、当事人诉讼能力等多方面原因等存在导致初审裁判会出现错判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因此,无论从当事人对自己合法利益主观认知的诉求角度还是国家司法制度保障审判公正与法律适用统一性的角度,民事上诉利益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能忽略的“事实”。另一方面,当事人对上诉利益的之现实主张,常常会导致民事诉讼程序周期延长与司法成本的增加,因此,各国民事诉讼立法均采取了比第一审起诉更为严格的上诉条件的限制;其中,对上诉利益的限制具体为限制上诉的裁判范围、推行和解与法院调解结案、拓展初审中的adr的途径、规定上诉利益的额度底限、确定上诉许可规则、征收上诉案件受理费、对上诉拖延与恶意上诉予以惩戒等措施。民事上诉利益只有在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主张时才会作为上诉审理的对象;当事人单方作出不上诉的意思表示、当事人之间达成不上诉协议、超过上诉期限不上诉、提出上诉后又撤回上诉,均属于民事上诉利益撤回的情形。第四章民事上诉利益的程序保障。就诉讼哲理而言,民事上诉制度就是上诉利益程序保障制度,国家立法与司法重视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具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程序权利、实现法律适用统一性、程序正义等法治价值。从比较法和诉讼立法发展的视角看,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的立法维度要受制于民事诉讼结构、审级制度、司法传统、民事上诉实践现状等客观存在的制约。上诉利益程序保障包括对民事上诉利益的管辖、审理范围、审理方式等主要内容。在法治效果宏观层面,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与民事诉讼立法完善存在辩证关系,民事诉讼立法完善推动着包括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在内的程序规则的严密、规范与科学,从而使整个民事审判机制契合法治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第五章我国民事上诉利益的实践考察。通过分析司法数据、典型个案和上诉结案方式之效果对我国民事上诉利益发生及其程序保障的现实状态进行了实证,探究了我国民事上诉利益发生与程序保障实践状态问题的多重原因。一方面,我国两审终审下民事上诉利益发生与程序保障难的原因主要有:立法上过于强调国家干预而限制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在执法上容易形成不利于当事人民事上诉利益实现的执法环境,出现法院行政化、地方化以及法官非司法职业化的审判环境,当事人民事上诉利益的实践效果不理想,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另一方面,诉讼案件管理制度的非科学化、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常态化是导致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难的其他原因。第六章我国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的优化。优化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是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为中心完善我国民事上诉程序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性,完善我国民事上诉程序应当遵循确立民事上诉利益以尊重程序利益原则、确认上诉利益的程序保障原则、确认民事上诉利益以保障程序公正原则的原则。作者提出了我国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的优化分成两个波次进行的设想:第一波次是以民事上诉利益为基础完善现行民事上诉程序,将上诉利益规定为民事上诉条件的实质条件,完善上诉程序规则、创制禁止不利变更、附带上诉制度等上诉程序新规则;第二波次是以民事上诉利益为基础,在三审终审模式重构我国民事上诉程序。本文创新点主要在于:第一,论文建立了民事上诉利益的基本法理体系,系统分析论证了民事上诉利益的基本范畴、民事上诉利益的构成、民事上诉利益发生机理与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等内容。第二,论文对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事实上存在的民事上诉利益发生及其程序保障出现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第三,在总结与借鉴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论文系统论证了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应当明确民事上诉利益为上诉的实质条件。第四,论文提出了优化我国民事上诉利益程序保障应当分成两个波次进行的具体设想。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of civil procedure law in our country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f our country can enjoy the right of appeal in order to start the second instance procedure , which leads to the litigation delay , appeal speculation , malicious appeal and so on .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theories of civil appeal , the civil appeal interests show that the interest of the civil appeal is based o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ity , the interests of the civil appeal , the form and the time limit of the public welfare , the appeal right , the trial interest and the civil appeal procedure . On the other hand ,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civil appeal system is an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cannot be neglected . On the other hand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legal system of the civil appeal interest ,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ivil appeal , the mechanism of civil appeal and the procedural safeguard of civil appeal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显忠;;事实发现与程序保障[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毛高杰;陈勇刚;;公共利益的程序保障[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3 喻怀峰;;论当事人举证的程序保障[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高新平;;基本权利之程序保障功能及其体系初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叶炜,江海平;论法治建设中的程序保障[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姜双林;;论中国反倾销公共利益的程序保障[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汪振林;程序保障第三波探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年03期

8 宋显忠;刘怡;;程序与程序保障[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9 刘东升;程序的正当性与基本保障[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3期

10 向明华;;船舶扣押程序的独立性及其程序保障[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7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旭坤;;论税收处罚的程序保障[A];财税法论丛(第4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建升;代表监督呼唤程序保障[N];检察日报;200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 叶自强;事实真实 离不开程序保障[N];检察日报;2001年

3 王新亮;以刚性程序保障实体公正[N];人民法院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韩芳 本报通讯员 倪燕;调查令:左顾程序保障 右盼立法跟进[N];人民法院报;2012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傅郁林;繁简分流与程序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郭光东;以正当程序保障人权[N];南方周末;2004年

7 李克杰;公开审判需要详尽的程序保障[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8 南方周末评论员 戴志勇;用铁的程序保障村民自治[N];南方周末;2012年

9 韶关市法制局 郭艺;强化法治语境的执行力[N];韶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宣;民事上诉利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张友好;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德国;公民基本权利程序保障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谢凯;论民事诉讼第三人程序保障机制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张赛;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程序保障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陈倩;辩护权的程序保障[D];复旦大学;2009年

5 龚慧娟;程序保障视野下的涉诉民事信访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戴琦琳;监听制度及其程序保障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7 马晓庆;论刑事辩护权的程序保障[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王静静;程序保障视角下的我国产品侵权责任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9 杨静;相对人知情权行政程序保障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陈龙;论当事人案件事实解明义务[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7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097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