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动员型调解:乡村纠纷调解体系的适应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8-07-10 20:14

  本文选题:乡村纠纷 + 动员型调解 ; 参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中国历来存在一套多层次的纠纷调解体系,分散消化了乡村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在传统力量与现代力量的互动博弈中,乡村规则体系出现民间规则的碎片化与国家法律的模糊化,由此导致村庄中出现纠纷积累。村级组织在综治维稳工作的压力下,通过调动失落的民间力量和国家力量,灵活运用情、理、法等多重规则,在实践中重构了以村干部为核心的动员型纠纷调解体系,适应了转型期间的村庄环境,有效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动员型纠纷调解体系具有维持乡村秩序、重塑村级组织权威与调试规则体系的功能,但同时面临着调解成本、主体动力与规则偏向等内在困境。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国家既要明确村干部的调解原则,确立法律的基础地位,又要充分重视村级组织在纠纷调解上的治理空间和治理主体性,保持基层组织的能动治理能力,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
[Abstract]:China has always had a multi-level dispute mediation system, which has dispersed and digested the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in rural society. In the interactive game between traditional power and modern power, the system of rural rules is fragmented and the national law is blurred, which lead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disputes in villages. Under the pressure of comprehensive and stable operation, village organizations, by mobilizing the lost folk and national forces, flexibly applying the rules of feeling, reason and law, have reconstructed the mobilization dispute mediation system with village cadres as the core in practice. Adapted to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the village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resolved a large number of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The mobilization-type dispute mediation system has the functions of maintaining rural order, reshaping the authority of village organizations and debugging rules system,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aced with internal difficulties such as mediation cost, subject motive force and rule bias.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the state should not only make clear the mediation principles of village cadres, establish the basic status of law, but also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governance space and governance subjectivity of village organizations in dispute mediation, so as to maintain the active governance ability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Thus promoting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rural social order.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研究”(14JZD030)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星华;任建通;;基层纠纷社会治理的探索——从“枫桥经验”引发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2 印子;;乡土纠纷的解决与正义供给——来自赣南宋村的田野经验[J];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02期

3 焦长权;;魂归何处:“阴宅”的法律属性与社会功能初探——从周口“平坟运动”切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赵旭东;周恩宇;;国家作为“外人”——一个西南山地民族的认同边界及其纠纷调解过程中的国家角色[J];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5 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2年06期

6 王汉生;王迪;;农村民间纠纷调解中的公平建构与公平逻辑[J];社会;2012年02期

7 陈柏峰;董磊明;;治理论还是法治论——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的理论建构[J];法学研究;2010年05期

8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9 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J];开放时代;2008年02期

10 杨力;;新农民阶层与乡村司法理论的反证[J];中国法学;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叶;;乡镇片区责任制与官僚制的二元共治机制——基于浙东K镇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陈柏峰;刘磊;;基层执法的“双轨制”模式——以计划生育执法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3 雷望红;;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4 张雪霖;;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和农村离婚新秩序——以鲁西北C村离婚经验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12期

5 杨玉珍;;我国农地制度“被建构”与“被执行”的冲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6 李青;;国家法在乡村社会运作困境的成因与破解——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视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7 黄艳好;;中国乡村社会的外生纠纷解决——以行政性代理机制为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8 邹庆国;;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态净化[J];中州学刊;2016年11期

9 黄晗;;指标治理及其困境——以京津冀PM2.5空气污染治理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10 吕德文;;综合治理视角下的治安联防制度变革[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林;;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郭星华;李飞;;全息: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3 郑杭生;;“理想类型”与本土特质——对社会治理的一种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评论;2014年03期

4 陈寒非;;从一元到多元:乡土精英的身份变迁与习惯法的成长[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郭星华;石任昊;;社会规范:多元、冲突与互动[J];中州学刊;2014年03期

6 卢芳霞;;“枫桥经验”:成效、困惑与转型——基于社会管理现代化的分析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7 栗峥;;转型社会中乡土纠纷的变迁[J];学习与探索;2012年12期

8 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2年10期

9 李晨璐;赵旭东;;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始抵抗 以浙东海村环境抗争事件为例[J];社会;2012年05期

10 贺雪峰;;论土地性质与土地征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述炜;;行业纠纷调解与若干调解制度的比较分析——以山东省高密市为范本的阐述[J];法制与社会;2008年27期

2 杨汉成;;民间纠纷调解方法简论[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罗杰;熊业华;;试析民间纠纷调解的途径[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电力争议纠纷调解规定[J];司法业务文选;2012年08期

5 顾春燕;;开展价格纠纷调解工作的意义和思路[J];北方经贸;2012年06期

6 王运良;开展经济纠纷调解工作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城市研究;1994年01期

7 王文华,孙祥,,红英;兵团89团加强基层纠纷调解有力度[J];当代司法;1998年10期

8 ;电力争议纠纷调解规定[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20期

9 ;电力争议纠纷调解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年11期

10 春杨;;清代半官方性质民事纠纷调解初探[J];法律文化研究;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白志勤;;卫生系统核心价值观与医患和谐——海南医疗纠纷调解成效分享[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郭锐锋;;拓展标准化应用新领域 增强矛盾纠纷调解有效性[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谢欣娟;马道坤;;做好基层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好务[A];湖南省第十届公安理论研讨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课题论文集[C];2008年

4 郝廷婷;;论苗族民间纠纷调解的形式[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杰;化建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协会作用大[N];开封日报;2010年

2 倪晓;山西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N];法制日报;2007年

3 焦占江;矛盾纠纷调解特派员到基层[N];洛阳日报;2007年

4 王罡;全省首家“警方矛盾纠纷调解室”西安开门[N];陕西日报;2007年

5 王加强邋李水平;衡山开通矛盾纠纷调解“直通车”[N];衡阳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晋晋;首家少数民族群众纠纷调解室昨成立[N];郑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铭;切实抓好消费纠纷调解工作及保障落实[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8 刘峰;假茅台酒消费纠纷调解的启示[N];江苏经济报;2013年

9 陈朋;把农村纠纷调解纳入法治轨道[N];学习时报;2013年

10 吕耀光 吕小飞 魏红;商水编织矛盾纠纷调解网[N];周口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磊明;乡村社会巨变中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端公;农村社会纠纷调解实践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红娇;我国行业协会纠纷调解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3 贺慧丽;乡村社会转型中纠纷调解机制的演变及其逻辑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4 孙芳冠;我国证券期货业纠纷调解制度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5 许晨鹏;派出所调解纠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陈新雄;农村纠纷调解机制的困境与出路[D];南京大学;2006年

7 王义;当代民间纠纷调解与社会转型[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戎冬梅;金融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张震;权力、关系与文化:乡村纠纷调解的实践逻辑探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陈海燕;贵州黔东南苗族聚集地区村民委员会纠纷调解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14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114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