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与归责:刑事医疗诉讼中鉴定机构与法院的角色定位
[Abstract]:In the criminal medical proceeding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raising institution and the court should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ribution" and "imputation" in criminal law. Attribution is the judgment of causality and fact, and imputation is the judgment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The "imputation" used in China's criminal law is different from the "imputation" used in the three-class criminal theory system of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ttribution and imputation can accurately define the functions and roles between the appraising institutions and the courts, as well as medical litig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al with.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转型时期侵犯财产犯罪研究”(201010217)
【分类号】:D925.2;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兴良;;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J];法学研究;2006年02期
2 陈兴良;;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J];法学研究;2009年06期
3 顾永忠;犯罪构成理论新探[J];政法论坛;1985年03期
4 劳东燕;;风险分配与刑法归责: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J];政法论坛;2010年06期
5 苏云;;论刑事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及认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柴会群;[N];南方周末;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杨明;陈结淼;;论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弱势群体的程序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金鑫;;人格权与公共安全的冲突——厦航黑名单案件引发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赵拥军;;在规则冲突中寻求生命权紧急避险的支撑——以“大多数”语境下的行为功利主义为标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周舟;;新视角下的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向宽宇;黄纯丽;;检察机关量刑监督制度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付强;;论犯罪特征之间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孙绍伟;张明;;关于环境保护法立法完善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熊霞;;检察职权科学配置研究——以特定重大犯罪案件检察职权的立法完善为视角[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焦艳鹏;;环境犯罪概念的再定义——兼论环境犯罪法律关系的构建基点[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勇;;浅论转化型抢劫[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7 夏凉;;对婚内强迫性交行为出入罪之理性探索[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曾ng;;试论刑法受贿罪中“索而未取”“收而不受”“受而不收”等情况的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9 孙云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方面之粗探——从江苏盐城2·20水污染案入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陈仕菊;;对刑法中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几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家辉;论海盗犯罪及其国际法管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t樥,
本文编号:2202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20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