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仲裁员委任机制的道德困境及其突围——以Paulsson的提议为核心
[Abstract]: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moral dilemma faced by unilateral arbitrators, Paulsson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abo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appointing unilateral arbitrators and appointing arbitrators by neutral institutions, which has aroused the fierce rea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ommunity. On the one hand, the appointment mechanism of unilateral arbitrators has narrow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the arbitration procedure, enhanced people's trust in arbitration, and consolidated the legitimacy of arbitration as a mode of dispute settlement outside litig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uch a mechanism brings serious moral problems such as arbitrators' representation, hinders the normal delivery of justice, and undermines the positive image of arbitration. Today, the types of arbitr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efined, and any one-size-fits-all solution can be counterproductive. In the economic field,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investment arbitration from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of unilateral arbitrators appointment mechanism. For investment arbitration, it is feasible to abolish the appointment mechanism of unilateral arbitrators, but the key problem is how to ensure the neutrality of the appointing bodies. For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t is not feasible to abolish the mechanism of appointing unilateral arbitrators, but necess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ircumvent or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such appointment mechanism on the case.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sole arbitrator mechanism should be strongly advocated, and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a special mechanism to safeguard the fairness of the arbitral tribunal when the actual status of the parties is very differen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世席;;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革新[J];当代法学;2016年02期
2 刘笋;;国际投资仲裁引发的若干危机及应对之策述评[J];法学研究;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攀峰;;单边仲裁员委任机制的道德困境及其突围——以Paulsson的提议为核心[J];当代法学;2017年03期
2 黄洁琼;;论欧盟应对国际投资仲裁不一致问题——以欧盟加拿大自贸协定ISDS草案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7年12期
3 李婉莹;;简析国际投资仲裁争议解决机制下仲裁员选拔相关问题[J];法制博览;2017年07期
4 郭婧怡;;TTIP中的ISDS机制探析[J];法制博览;2017年07期
5 王艺琳;;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救济类型分析——兼论非金钱性救济在国际投资仲裁裁决中的运用[J];北京仲裁;2016年04期
6 刘晶;;双边投资协定与FDI:研究进展述评及展望[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7 肖军;;欧盟TTIP建议中的常设投资法院制度评析[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6年02期
8 杨春景;;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和中国的应对——以TPP协定为视角[J];司法改革论评;2016年02期
9 庞慧;;投资协定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国际法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年36期
10 阎愚;;国际税收争议的税收仲裁机制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军;;建立国际投资仲裁上诉机制的可行性研究——从中美双边投资条约谈判说起[J];法商研究;2015年02期
2 赵骏;;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定义的张力和影响[J];现代法学;2014年03期
3 黄世席;;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挑选条约问题[J];法学;2014年01期
4 梁丹妮;;国际投资协定一般例外条款研究——与WTO共同但有区别的司法经验[J];法学评论;2014年01期
5 曾华群;;“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与我国的对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何艳;;投资协定视阈下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的冲突与协调——由两起“菲利普·莫里斯案”引发的思考[J];法商研究;2013年06期
7 张光;;双边投资条约的公益化革新[J];当代法学;2013年05期
8 余劲松;;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中投资者与东道国权益保护平衡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9 徐崇利;;晚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实践之评判:“全球治理”理论的引入[J];法学家;2010年03期
10 刘笋;;论国际投资仲裁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兼评美国的应对之策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动保障部近期举办劳动仲裁员资格培训班[J];中国劳动;2001年04期
2 刘俊,陈原斌;中英两国仲裁法仲裁员制度之比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3 王国锋;我国仲裁员制度的反思与整合[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詹礼愿;试评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仲裁员责任制度[J];仲裁研究;2004年01期
5 王琼妮;关于仲裁员行为规范的探讨[J];仲裁研究;2005年02期
6 马永双,赵金龙;仲裁员制度的现状与改进[J];河北法学;2005年08期
7 王小莉;;律师仲裁员的身份冲突与防范初探[J];仲裁研究;2006年03期
8 萧凯;;从富士施乐仲裁案看仲裁员的操守与责任[J];法学;2006年10期
9 黄雁明;;特许仲裁员学会会员职业与行为道德准则[J];北京仲裁;2007年03期
10 方圆;;《仲裁员名册》内是否有外籍仲裁员?[J];国际市场;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蔡鸿达;;简评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五十周年研讨会[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睿;;仲裁员民事责任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3 陆菲;;中国贸仲仲裁规则与棉花仲裁员[A];2014’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赵保法;;论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仲裁理念[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5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耀荣;公正仲裁仲裁员的第一天职[N];法制日报;2004年
2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建立独立公正专业高效的仲裁员队伍[N];法制日报;2005年
3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坚持专业性原则 建立现代仲裁员制度[N];法制日报;2006年
4 中新社记者 许晓青;台湾仲裁员 上海“试啼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记者韩江法 通讯员袁凌飞;平顶山仲裁委加强仲裁员队伍管理[N];平顶山日报;2009年
6 记者 万学忠 见习记者 张维;大陆仲裁员明年有望进入台湾仲裁员名单[N];法制日报;2009年
7 南工;劳动仲裁员吃了闭门羹[N];工人日报;2000年
8 叶跃华 吉志铭;推行当事人选择仲裁员制度的实践和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9 宋连斌;中国现行仲裁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刘静;北京规范人事仲裁员管理[N];组织人事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胡伟良;两岸仲裁法之修法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范铭超;仲裁员责任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文捷;仲裁员责任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秀春;论仲裁员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袁芳;论中国特色的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李玉婷;论仲裁员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郭楠;论仲裁员的权力和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孙英慧;关于我国仲裁员制度的法律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7 程洁;我国仲裁员准入制度之完善[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苗蕾;论仲裁员的责任[D];苏州大学;2012年
9 刘瑾瑾;仲裁庭审中仲裁员身份建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刘威;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59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25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