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行政执法人员陈述的证据属性——廖宗荣案及其展开

发布时间:2018-10-10 10:17
【摘要】: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对于"瞬间违法"的案件可以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其证据困境主要发生在当事人违法事实发生时,只有执法人员一人在场的情况。对于当事人违法的事实,由于缺乏证据,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往往遭遇证据不足的尴尬。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行政机关用什么作为证据证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在类似廖宗荣案的"瞬间违法"案件中,行政机关并非无法证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尽管只有执法人员一人在案件现场,但执法人员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可以利用技术性的方法转化为当事人陈述、现场笔录或者证人证言,以因应行政诉讼中对证据的需要。
[Abstract]:In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the punishment procedure can be applied to the case of "instantaneous violation of the law".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the evidence mainly occurs when the parties concerned break the law and only the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re present. Due to the lack of evidence,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often encounter the embarrassment of insufficient evidence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depends on what the agency uses as evidence to prove the illegal facts of the parties. In a case similar to Liao Zongrong's "instantaneous viol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re not unable to prove the parties' illegal facts. Although only the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re on the scene of the case, the statement of the facts of the cas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party's statement, the on-the-spot record or the witness's testimon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evidence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度“城市学研究”专项课题“道路交通执法中的证据困境与解决路径”(2011CSX2)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2011年度科研项目“‘瞬间违法’案件中的证据问题”(2011QJJW0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江必新;适用《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应当注意的问题[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胜伟,喻煌,胡f;我国鉴定人制度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韩光;从“夫妻看黄碟”案看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规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周阿红;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保障体系的路径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周丹军;;品格证据的法律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莫良元;周阿红;黄茜;;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科学品格和价值维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高玉玲;论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作证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张刚;王成军;;关于构建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法律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辉;郑在义;;民事检察中的若干证据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胡利鸣;黄嵩泉;钱慰民;;举证责任在《专利法》第26条第4款审查中的运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3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赵德关;;行政诉讼证据审查标准研究[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5 杨晚香;褚尔康;;行政协助制度的系统论探悉[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继敏;;行政救助程序制度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孙卫星;林建兴;;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及其法律效力——兼析《若干规定》确立自认制度的重要意义[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何丽新;付超伟;康南;陈悦;朱明;;无单放货实务问题研究——国内各级法院153个无单放货案件之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甄灵宇;;默示自认问题研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罗力彦;;浅谈交叉询问中的诱导性询问[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罗光强;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过程中知情同意问题的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杨书怀;法务会计鉴定采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潘牧天;民事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吴华;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刑事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艳萍;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陈雕;行政诉讼原告举证责任的承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畅;行政外罚程序中的秘密调查与诱惑调查之辨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国庆;远程审判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贾立丽;我国刑事诉讼“情况说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朱晓云;论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天佐;;证据属性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民事诉讼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2 王志坚;E-mail的证据效力及其认定[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印杰,徐立忠;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及其证据属性[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东,田晏;主观性:证据属性在诉讼程序中的动态展开[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蒲艳晖;;证据真实性对可采性关联价值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6 李忠民;;证据概念与证据属性[J];学海;2007年01期

7 常晓云;;现场笔录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张丹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据属性的法律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周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与重构思路[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10 祁创明;;手机短信的证据属性及其提取方法[J];警察技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方金辉;;论油品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及存在的问题[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夏瑜 周东生;刑事案件“情况说明”的证据属性[N];检察日报;2011年

2 沈杨;试论伪证的证据属性[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邢光武 陈功;手机短信可否作为证据使用?[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钱新峰 蔡永芳;锡山审结一起合伙纠纷案[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 杨斌 杨新明;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证据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王新环;迈向证据法的春天[N];法制日报;2009年

7 泰州市检察院 刘艳;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据效力[N];江苏法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兵;民事诉讼中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及其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蒋涛;电子证据属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晏丽君;鉴定结论的审查与认定[D];湘潭大学;2002年

4 杨雄文;民事诉讼中的科学证据[D];湘潭大学;2003年

5 杜晓伟;试论电子证据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戎双双;犯罪心理测试的价值定位与程序规制[D];燕山大学;2010年

7 王菲;刑事鉴定结论之认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暖;论鉴定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箭;文书鉴定样本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袁彬;论笔迹鉴定结论的审查[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61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261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