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证据排除的范围、阶段和机制

发布时间:2018-10-21 16:02
【摘要】:除了非法证据以外,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往往也在排除之列。证据应当尽可能在审前排除。对于提请批准或者决定逮捕的案件,排除证据的最佳时机是审查逮捕阶段。检察机关应当做到"对内一条心,对外一盘棋",通过推行提前介入、案件质量分析、不捕双重说理机制,引导侦查取证,防范出现非法证据;应当注意发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作用,拓宽发现非法证据的渠道;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
[Abstract]:In addition to illegal evidence, evidence that cannot be used as a basis for a decision is often excluded. Evidence should be excluded as far as possible before trial. In the case of a request for approval or a decision to arrest, the best time to exclude evidence is to review the arrest stage.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should do "one heart inside, one game of chess outside", through advance intervention, case quality analysis, no dual reasoning mechanism, guide the investigation to obtain evidence, and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illegal evidence;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riminal suspects and their defense lawyers and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discovering illegal evidence.All departments within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accomplish the duty of excluding illegal evidence.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基金】:李昌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项目号09XJA820012)的前期成果 重庆市2011年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未决羁押制度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樊崇义;;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与发展——2011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评介[J];法学杂志;2012年01期

2 谢佑平;;检察机关与非法证据排除[J];中国检察官;2010年21期

3 李昌林;陈川陵;;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沙区模式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01期

4 陈瑞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5 万毅;;证据“转化”规则批判[J];政治与法律;2011年01期

6 卞建林;李晶;;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规范——基于预防和排除的双重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一飞;林国强;;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证据部分[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2 陈瑞华;;刑事辩护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3 高咏;;程序性辩护的困境——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为切入点[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4 赵旭光;;刑事被害人陈述的证据学思考[J];证据科学;2011年01期

5 陆而启;;从纸上谈兵到水滴石穿——非法口供排除程序的构造反思[J];证据科学;2012年02期

6 张保生;常林;;2010年中国证据法治前进的步伐[J];证据科学;2012年02期

7 詹建红;;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制度建构[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8 陈瑞华;;论被告人口供规则[J];法学杂志;2012年06期

9 陈瑞华;;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J];法学家;2011年03期

10 陈瑞华;;论瑕疵证据补正规则[J];法学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红岗;王璞;;职务犯罪侦查视野下诉讼监督问题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袁越;吕玉梅;;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3 何红丽;孙丽;;从新刑事诉讼法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4 刘慧;李斌;;公诉工作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5 高岑;;公诉权下的“非法证据排除”[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6 维英;;论检察机关如何贯彻落实非法证据排除制度[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7 李迎春;王森;;构建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机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8 李忠勇;;对于完善刑事瑕疵证据补救制度的思考——以某中级法院普通刑事案件判决为样本[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顾香玲;张永进;;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研究[A];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沛;禁止酷刑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谭兆强;法定犯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吴常青;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杜学毅;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倪志娟;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蒋薇;被追诉人程序参与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蒋鹏飞;欺诈性侦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欧阳爱辉;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9 詹俊辉;刑事被告人对质权及其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10 王满生;刑事诉讼中程序法事实的证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丽;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鑫;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袁应泳;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范京川;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化[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秀迪;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辩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朱江华;论诱惑侦查的程序性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瑞青;论非法实物证据的认识误区及应对[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金珂;刑事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陈文韵;我国刑事审前程序律师辩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赵犁;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中国确立问题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0年03期

2 樊崇义;;只有程序公正,才能实现实体公正——学习“两高三部”颁布的“两个规定”[J];法学杂志;2010年07期

3 卞建林;;铸证据基石,促司法公正[J];法学杂志;2010年07期

4 陈瑞华;法治视野下的证人保护[J];法学;2002年03期

5 廖耘平;;我国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之人证的证据能力问题[J];法学;2008年01期

6 陈瑞华;;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审判程序的改革方案[J];法学;2011年11期

7 刘林呐;;对审查逮捕听证制度的几点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龙宗智;;取证主体合法性若干问题[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9 陈正鱼;钱学敏;;帮助未成年人“净身”回归——解读重庆市沙坪坝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模式[J];民主与法制;2011年17期

10 李昌林;;审查逮捕程序改革的进路——以提高逮捕案件质量为核心[J];现代法学;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杨宇冠 孙军;[N];检察日报;2010年

2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陈国佐;[N];检察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刚,徐玉芳,张义林;对刑事证据进行审查和判断刍议[J];学术交流;2000年03期

2 李忠强,范卫红;论刑事证据的法律分类[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3期

3 李岩;设立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03期

4 段光志;刑事证据展示程序之构建[J];检察实践;2000年03期

5 张少林;刑事证据实践中的认识误区[J];法学杂志;2001年02期

6 刘青;非法刑事证据的存在与杜绝[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7 刘长春;对刑事证据概念表述的理性界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杨迎泽;试述法官对刑事证据的认证方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王颖;刑事证据展示三题[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柯佳敏;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构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卫国;;电子数据作为刑事证据的归类问题研究[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卫国;;试析电子数据作为刑事证据的有关问题[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浩铨;;刑事证据一分为三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曹雪莲;;略谈法律推定在刑事证据中的运用[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5 尤岩松;;浅论爆炸实验在涉爆案件中的刑事证据作用[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C];2013年

6 张雯;;论刑事证据的合法性及其完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安国江;;试论我国刑事证据交换程序[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检研;刑事证据:亟待立法完善[N];检察日报;2000年

2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 李庆磊;准确把握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N];检察日报;2014年

3 记者 李娉邋通讯员 黎江 方明 邓海洋;政法部门加强刑事证据工作[N];咸宁日报;2007年

4 记者 聂敏宁 通讯员 孙 波 马益迅;规范刑事证据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检察院 戴军 叶丛中;刑事证据展示应解决两个问题[N];检察日报;2009年

6 天津市塘沽区人民检察院 张力军;刑事证据展示的五个问题[N];检察日报;2010年

7 蒯化平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审计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浅探[N];中国审计报;2013年

8 杜敬波 杜佳蓉 河北省晋州市环保局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行政证据如何向刑事证据转化?[N];中国环境报;2014年

9 周曼华;浅谈对刑事证据合法性的审查[N];江苏经济报;2000年

10 刘裕国;四川规范刑事证据工作[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志军;刑事证据契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熊志海;刑事证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维;对刑事证据采纳和采信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刘家磊;论刑事证据的性质[D];安徽大学;2013年

3 李婉敏;论我国刑事证据展示的制度构建[D];广东商学院;2010年

4 喻秋芳;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何文全;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丁正红;对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杨霞;论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建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翟伟州;刑事证据关联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李飞;刑事证据合法性判定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才坤;论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85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285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