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民事再审程序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30 13:10
【摘要】:目前,司法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是公信力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公众的诉讼权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对司法的过程缺乏全面认识;二是司法权地方化,即地方政府对司法权的控制和干预;三是法院判决既判力的不确定性等导致。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民事再审程序,违背了"诉审分离"原则,与司法中立性和被动性的现代司法理念相抵触;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程序,破坏了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申请再审理由规定的不够科学等民事再审程序影响司法公信力。通过营造社会公众参与再审过程的公开、透明、独立的"司法空间";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由当事人主导再审的进程;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维持裁判文书的既判力等路径可以提升再审程序的公信力,努力让民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 facing the judiciary is the issue of credibility. The reasons are that the litigation right of the public is not fully guaranteed and the judicial proces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second is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judicial power, that is, the control and interven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the judicial power; The third i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res judicata. The people's court starts the civil retrial procedure according to its function, which violates the principle of "separation of appeal from trial" and conflicts with the modern judicial idea of judicial neutrality and passivity, and the procuratorate protests to initiate the retrial procedure, which destroys the pattern of equal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The civil retrial procedure, such as the unscientific procedure stipulated by the reasons for the application for retrial, affects the judicial credibility. By creating an open, transparent and independent "judicial space" for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trial process, the litigants should lead the process of retrial. Enhancing the reasoning of the judicial documents and maintaining the res judicata of the adjudicative documents can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etrial procedure and make the public feel fair and just in every judicial case.
【作者单位】: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分类号】:D9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海龙;高伟;;裁判文书及其公信力现状调查和改革路径研究[J];法律适用;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家英;;浅议我国司法裁判文书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2 崔艺红;;民事裁判文书改革之构想[J];法制与社会;2008年27期

3 于晓青;;法官的法理认同及裁判说理[J];法学;2012年08期

4 李峗;;关于民事裁判文书制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2期

5 刘昂;陈阳;;裁判文书质量的制约因素及提升路径——以审判主体为视角的分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韩清;赵信会;;既判力视域下的民事检察制度建构[J];河北法学;2011年11期

7 徐胜萍;;民事再审程序的法理审视[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崔艺红;;民事裁判文书中的问题和对策[J];黑河学刊;2009年04期

9 王洪邦;孟李玲;;舆情下的审判——法官对舆情压力的应对[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陈光;;民事抗诉价值取向刍议[J];民事程序法研究;201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宁静波;;民事再审程序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裴振宇;史军锋;;论民事抗诉案件的受理审查——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7号为视角[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宁静波;能动司法下民事诉讼效率:时间、成本约束下的最优准确性[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小飞;论民事再审之诉[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朱政;法律适用的理论重构与中国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民事再审事由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丽;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文娜;民事再审程序的反思与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龙美;民事再审事由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卢鹏;民事裁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赵丽萍;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与完善[D];山东大学;2011年

7 费勤效;民事再审事由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崔卉鹏;民事再审事由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金蓓蓓;民事裁定救济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戴拯奇;论审判和谐之“道”[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卫平;起诉条件与实体判决要件[J];法学研究;2004年06期

2 ;判决书制作应确立判决理由的法律地位[J];现代法学;1999年01期

3 傅郁林;民事裁判文书的功能与风格[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辉;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思考[J];行政与法;2002年12期

2 徐胜萍;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王云丽;试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缺陷及重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时红霞;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5 孙炜;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重构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年21期

6 朱玲;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制度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黄东耿;;试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8 郭晨阳;李大鹏;;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从民事再审制度申请主体方面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5期

9 秦润;;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现状及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10 朱志磊;裴宏齐;;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重构若干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宁静波;;民事再审程序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鲍林涛;;入世后审理民事再审案件在程序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安徽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杨良胜 法官 黄飞;民事再审程序中有关问题的思考[N];法制日报;2012年

2 淮安市检察院、涟水县检察院 周安宁 钮立祥 陶书祥;如何认定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N];江苏法制报;2009年

3 王斗斗;民事再审程序再细化[N];民营经济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沈荣 姚晨奕;张忠厚:建议进一步完善民事再审程序[N];人民法院报;2012年

5 郭荣辉;法院不宜主动发动民事再审程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最高人民法院 胡夏冰;为什么要限制民事再审程序[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蔡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完善[N];法制日报;2011年

8 华静娴;浅议处分原则与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N];江苏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闻;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倡;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制度架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曾健彬;民事再审程序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苑莹焱;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吕芳;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周素芳;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魏震;论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7 常建民;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D];郑州大学;2004年

8 许秀杰;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理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柴兆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重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俎静峰;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0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00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