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从国家垄断到社会参与: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新图景

发布时间:2018-11-02 07:31
【摘要】:2011至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包括立法的公开性进一步强化,立法过程与内容具有回应性,社会公众参与的主动性、批判性以及参与形式的多样化。这表明刑事诉讼立法开始从国家意志的单方展现演变成各方(包括公众在内)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博弈的社会工程,甚至昭示一种意蕴深远的立法新模式正在成长。此图景的形成与我国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变迁紧密相连,其问的逻辑深藏于此。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的新型立法模式,它还存在诸如参与不平衡、沟通不畅、专业理性欠缺、公开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这种新型立法模式的形成。
[Abstract]:From 2011 to 2012, the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presented an unprecedented new scene, including the further enhancement of the openness of legislation, 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content, the initiative, criticism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orms of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egislation begins to evolve from the unilateral manifestation of the national will to the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all parties (including the public). The social engineering of the game even shows that a new legislative model with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is growing. The formation of this pic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and its logic lies in it. As a new legislative model,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balanced participation, poor communication, lack of professional rationality and lack of opennes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is new legislative model.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坦中;“刑事证据法立法模式”否定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4期

2 邬德臣;;简论法定公证原则[J];消费导刊;2007年09期

3 何学斌;;谈律师立法模式及立法优势[J];大众商务;2009年12期

4 任才峰;;理想与现实之间: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反思[J];福建法学;2010年04期

5 李娜;;从立法模式和行政行为的类别角度谈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J];知识经济;2011年03期

6 陈连福;关福金;程华荣;;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的特征与模式选择[J];人民检察;2009年05期

7 李婷;;缺席审判之比较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6期

8 王德新;;民事执行立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未成年人犯罪立法亟待加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10 黄光明;;浅议秘密侦查之立法[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庆华;;省级政府指定医院鉴定的有关问题探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陈史豪;;学习董老法律思想 做好刑事审判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3 杨义生;;论法医鉴定体制改革[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胡世澄;;毒品检验技术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的作用[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5 张雪梅;;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几点体会[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谭泽荣;;公安法医鉴定体制的现状与发展[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久扬;;从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角度看公安机关对矛盾纠纷引起的轻伤案件管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石全瑜;;论律师对刑事案件的介人权[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陈培纯;万里涛;;完善保外就医工作若干问题思考——兼论法医介入保外就医工作的意义[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梁平;;提高证人出庭率的法律措施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陈光中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玫;刑事证据之立法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记者 白季邋实习生 邓瑶;我州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情况汇报会在蒙自召开[N];红河日报;2008年

3 记者 刘文韬邋通讯员 周加良;扩大社会参与 提高矫治效果[N];湖南日报;2007年

4 吴国宏;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为何低下[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山东君义达律师事务所 尹玉芹;如何拯救刑事案件的被害人[N];联合日报;2006年

6 齐吉敏;刑诉法第四十七条“讯问”应改“发问”[N];检察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宇;政府责任·律师义务·社会参与[N];法制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秦旭东;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学者愿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查玉明;共同犯罪分案处理同一律师不可为多人辩护[N];检察日报;2006年

10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法院 齐怀宽;建议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财产保全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友祥;刑事诉讼价值平衡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平;强制执行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瓮怡洁;刑事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张小海;无罪推定权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贺振华;刑事庭审中的人证调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赵琳琳;刑事冤案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董秀婕;刑民交叉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曙;刑事司法公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谢佳芬;刑事辩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珉慧;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磊;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3 刘文娟;刑事程序法视野中的卧底侦查[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冯希;刑事法律援助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时吉杲;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立法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6 陈春娅;刑事诉讼可逆性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刘继国;刑事诉讼中撤回公诉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8 吴淑霞;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及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王志刚;我国通缉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剑军;论刑事诉讼复议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5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05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0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