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完善——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Abstract]: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lenient system of guilty pleading and penaliz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criminal suspect, the accused to confess the facts of the crime truthfully, to reduce the social confrontation, to save the judicial cost and to improve the judicial efficienc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gal professionals and the defendant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niency system, which reflects the legislative defects of the leniency system. It mainly shows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guilty plea", "admission and punishment" and "leniency" are not clear, the validity and extent of leniency are not regulated, and the procedure is not set up.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leniency system, we should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guilty plea", "punishment" and "leniency", cla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extent of leniency, and perfect the procedure setting.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证据法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5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实证研究”(CLS[2015]B04)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卫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中的几个问题[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2 顾永忠;肖沛权;;“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亲历观察与思考、建议——基于福清市等地刑事速裁程序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调研[J];法治研究;2017年01期
3 李豪;;刑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J];法制博览;2016年29期
4 陈光中;马康;;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J];法学;2016年08期
5 谭世贵;;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视角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2016年08期
6 陈瑞华;;“认罪认罚从宽”改革的理论反思——基于刑事速裁程序运行经验的考察[J];当代法学;2016年04期
7 陈卫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201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阳;;攻坚之年看司改风向标[N];人民法院报;201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欣;李传荣;;营造法律职业阶层的法律文化观[J];学理论;2002年05期
2 连巍颖,郭俊鹏;法律职业理性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葛现琴;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实训教学问题探讨[J];职教论坛;2004年33期
4 唐永春;法律职业调控机制与法律职业者的境界[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黄文艺;法律职业话语的解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龚兵;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矛盾与互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夏秀渊;论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夏锦文;;法律职业化:一种怎样的法律职业样式——以司法现代化为视角的考察[J];法学家;2006年06期
9 田龙山;;法律职业专业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10 邓复群;;法律职业口才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卜红梅;;中国的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2 任超;;英国中世纪法律职业阶层的起源——兼及其对法治文明传承的作用[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3 贺卫方;;中国法律职业:迟来的兴起和遭到的危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4 舒兵;杨卓林;;通向法律职业人群体的桥梁[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5 齐延平;刘军;;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6 马俊驹;;高等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阎国智;杨士林;;大学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问题[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8 于霄;;权力中的律师——20世纪40~60年代美德两国律师比较为视角[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9 何勤华;;序[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蓝芳;加强法律职业队伍建设[N];闽西日报;2009年
2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文;性格关注与法律职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蒋惠岭;法律职业王国的围墙[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林娜;法治强国与法律职业的强大[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容自迩;传承法律职业精神[N];检察日报;2014年
6 天津天关律师事务所 段炼;我国法律职业建设浅谈[N];天津政法报;2014年
7 天津亚泽律师事务所 苏东红;新形势下法律职业精神的树立和培养[N];天津政法报;2014年
8 葛洪义 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提高法律职业的门槛[N];法制日报;2001年
9 张志铭;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张志铭(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理论室主任);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2 黄永忠;法律发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超;西欧中世纪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2 施晓盛;法律职业群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王佳俊;论法律人与中国的法治进程[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欧阳际平;我国法律职业阶层之现状评析[D];湘潭大学;2008年
5 汪倩;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关联性的比较法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妍;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关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田明;西欧中世纪法律职业早期传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欧亚;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纲[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9 邵先梅;论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云箭;职业律师对司法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0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1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