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诱惑侦查的是非之争与规则细化

发布时间:2018-11-17 06:40
【摘要】:尽管对诱惑侦查的争论从未间歇,但深植其中的实践理性与人权保障的终极目的使之生命力愈发顽强。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增设"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与"控制下交付"等关涉诱惑侦查的具体内容将进一步提升侦查的法治化水准。然而,如此重要且倍受争议的内容却用了及其简略的法律条文,不仅难以消解人们对该制度存在的一贯争议,而且极易导致其实践"失灵"抑或"变异"。鉴于此,有必要从程序操作规范的角度对诱惑侦查的司法适用规则予以补充与细化,力促实现侦查主体法定化、案件范围类型化以及判断标准可控化等,并适时创设"后司法审查制度",以促生该制度理性的最大化实现。
[Abstract]:Although the debate on enticement investigation is never intermittent, the ultimate aim of practical rationality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makes it more tenacious. Article 151 of our country'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n 2012 adds "relevant personnel conceal their identity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led delivery" and so on, which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level of law-based investigation. However, such an important and controversial content has been used in an extremely brief legal provision, which is not only difficult to resolve the long-standing controversy about the system, but also easily leads to its "failure" or "variation" in practice. In view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supplement and refine the applicable rules of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enticement investig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ocedural operational norm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subject legalization of investig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ase scope and the controllability of judgment standard, etc. And timely creation of "post-judicial review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system rational realization.
【作者单位】: 铁道警察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FX041) 2013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课题“酌定量刑情节在死刑认定中的适用”(项目编号GJ2013D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建明;;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与合理限度[J];法学研究;2005年06期

2 万毅;;侦查谋略之运用及其底限[J];政法论坛;2011年04期

3 汤维建;;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改与检察监督[J];中国法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孙军;;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孙军;;拘留、逮捕赔偿责任之异化与回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顾月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曹晓东;张清;;浅议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赵丽;;关于构建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思考——以银川市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田中臣,赵银芳;对被遗弃妻子和离婚妇女居住权的衡平——从丹宁勋爵的婚姻家庭法学思想谈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杨秋凤;;“隐蔽作证”制度的法理基础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尚华;李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37条对我国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丹;;浅析西方工程的历史线索——读J.K.Finch的Engineering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牟旭;陈翔熙;;论行政裁决诉讼模式的选择——“形式当事人诉讼”在我国的实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于晓晴;高峰;;民事检察监督范围探析[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朴英姬;;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之我见[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成栋;;论“正当法律程序”入宪[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刘静坤;;论犯罪耗费理论与侦查效益[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樊奕君;;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价值平衡研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8 张兰;伍斐;;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有关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理性思考——兼驳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加强论”[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9 熊裴彦;林忠明;;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唐艳;姚明平;;刑事案件办案情况说明:从功能背离到制度规范——以西部某法院近三年司法运行情况为实证蓝本[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倪志龙;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叶航欣;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法治建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贾金易;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萍;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桂;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华蕾;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光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伟;附带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梅花;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审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於旭初;刑讯逼供若干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思田;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潘曙亮;刑事侦查中的线人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万毅;;同意搜查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03期

2 龙宗智;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是否违法[J];法学;2000年03期

3 张晓峰;万林玲;;如何制定高效审讯计划[J];中国检察官;2010年08期

4 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5 谢小剑;我国刑事诉讼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J];现代法学;2004年06期

6 孙谦;;设置行政公诉的价值目标与制度构想[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宏;论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2 马红平,骆廷文;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张建波;关于诱惑侦查的立法探讨[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陈国华;论诱惑侦查的理论冲突及协调与控制[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5 董坤;诱惑侦查的界定[J];中国刑事警察;2004年01期

6 姚华,马红平;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立法建构[J];政法学刊;2005年02期

7 杨光;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刘作凌,刘少坤;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9 许文山;翁佳黎;;诱惑侦查适用新探[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李心淑;;我国不宜建立诱惑侦查制度[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杰;;职务犯罪诱惑侦查再思考[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2 周[,

本文编号:2336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36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