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民事诉讼当事人文书提出义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1 08:14
【摘要】:文书提出义务是当事人收集证据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辩论主义的逻辑产物,而且是现代民事诉讼目的观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化。文书提出义务制度立足于当事人的举证权,在恢复当事人之间武器平等、发现真实并促进审理集中化、实现公平正义等方面意义重大。综观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司法解释》)、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等相关规定,表明了我国已经初步确立民事诉讼当事人文书提出义务制度,但相关立法以及司法解释相对粗疏且过于分散,尚未形成体系化,又缺乏可供其良性开展的基本逻辑前提和相关配套制度,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面临困境。通过比较分析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文书提出义务制度与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正确理解和借鉴域外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成熟的立法技巧,同时认真审视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民事诉讼制度。努力完善我国的文书提出义务制度并让其充分发挥出实效性,是研究该制度的目的所在。在我国,确立约束性辩论主义,对文书提出义务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以及违反之法律后果进行细化和明确,搭建起一套完整的规则体系,从而充实和保障当事人的证据收集能力是完善该制度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我国民事诉讼的稳健发展,同时回应并满足社会基本诉求。
[Abstract]:The obligation of filing docum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parties to collect evidence. It is not only the logical product of argumentation, but also the embodi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view of the purpose of civil action,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tore the weapon equality between the parties, to find the truth and to promote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trial, and to realize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n 2015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the 2012 Civi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evidence in Civil Litigation in 2001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rovisions on Civil evidence") indicate that China h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filing obligations of civil litigants. However,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re relatively careless and too scattered, have not yet formed systematization, and lack of the basic logical premise for its benign development and relevant supporting system, so it faces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judicial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evidence discovery system in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common law system countries, we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mature legislative techniques of the extraterritorial relatively systematic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carefully examine our curr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ivil litigation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obligation and make it effective.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principle of binding debate, refine and clarify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he procedure of application and the legal consequences of violation, and set up a complete system of rules. So it is the only way to perfect the system to enrich and protect the evidence collection ability of the parti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civil litigation in China, and to respond to and meet the basic demands of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月满;试论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自认[J];政法论丛;2003年01期

2 王文斌,李彦峰;论民事诉讼当事人选择法官之正当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张纬武;;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4 陈跋;;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5 王新妹;;民事诉讼当事人资格的认定——一起特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引起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6 汪亮;;对民事诉讼当事人成本的法经济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7 周春梅;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确定管辖的权利[J];理论与当代;1998年03期

8 杨瑞;民事诉讼当事人合意选定法官制度的冷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于海生;民事诉讼当事人概念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肖晖;民事诉讼当事人自由权简论——以人权保障为视角[J];学术探索;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亮;;对民事诉讼当事人成本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德斌 通讯员 潘静;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应承担法律责任[N];甘肃日报;2014年

2 邵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程序基本权[N];法制日报;2002年

3 通讯员 那顺 特约记者 王海林;扎旗民事诉讼当事人可向法官“提问”[N];通辽日报;2006年

4 王贵胜;加强司法安全工作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13年

5 记者 胡续发;国际研讨会在博鳌召开[N];海南日报;2010年

6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怀德;政府部门更应守法[N];法制日报;2001年

7 通讯员 黄健忠 余金灿;律师向法院申领调查令有依据[N];法制日报;2006年

8 方山 代贞奎 贺理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江津区人民法院;被执行人是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执行方法[N];人民法院报;2014年

9 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保护权利成为全社会共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民事抗诉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N];赤峰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伟;论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D];辽宁大学;2011年

2 李浩;论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D];山西大学;2015年

3 张艳澜;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失权制度[D];南昌大学;2015年

4 董雪;论民事诉讼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6年

5 沙昊宇;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协力义务[D];青岛大学;2016年

6 沈杰;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成本的法经济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郭晓飞;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成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8 胡涛;民事诉讼当事人主张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9 林志杰;民事诉讼当事人文书提出义务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10 占长斌;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变更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46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46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