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污点证人制度在贿赂犯罪案件侦查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12-12 14:47
【摘要】:众所周知,在所有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贿赂犯罪的隐蔽性最强、智能化最高,行为人一般是在无第三人参与的情况下“一对一”实施,行受贿双方容易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和攻守同盟,因此导致贿赂犯罪有罪证据收集困难,贿赂犯罪侦查中运用污点证人制度能有效解决获取证明受贿行为成立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的、直接的言词证据问题,起到分化瓦解贿赂犯罪分子之间攻守同盟或者利益共同体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打击严重贿赂犯罪案件。刑诉法修改后,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对特别依赖言词证据的贿赂犯罪侦查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在刑事诉讼法中增加污点证人制度,不仅可以获得证言侦破受贿犯罪而且还可以避免刑讯逼供这种严重侵犯人权现象的发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污点证人制度从实质上说是通过豁免污点证人的刑事责任来获得侦破贿赂犯罪的关键、重要的证据,如果不能构建一整套适当的污点证人制度,很容易导致司法不公,甚至产生徇私枉法放纵犯罪等司法腐败问题。因此要在我国贿赂犯罪侦查中运用污点证人制度,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必要性与司法正义的平衡,充分借鉴国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发展水平和侦查实践,循序渐进的建立、完善我国贿赂犯罪污点证人制度。
[Abstract]:As we all know, in all cases of corruption and bribery crime, bribery crime is the most concealment, intelligence is the highest, the perpetrator is generally in the absence of a third pers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ase of "one-to-one" implementation, It is easy for both sides to form a firm community of interests and an offensive alliance, which leads to the difficulty of collecting evidence of guilt in bribery crimes. The use of the system of tainted witness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bribery crime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indispensable problem of obtaining evidence to prove the establishment of bribery. The key, direct verbal evidence plays the role of dividing and disintegrating the offensive alliance or community of interests among the bribery criminals, and helps us to crack down on the serious bribery cases. After the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principle of opposing forced self-incrimin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bribery, which relies on verbal evidence in particular, and the system of tainted witnesses is added to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Not only can we obtain testimony to solve the crime of bribery, but also can avoid this kind of serious human rights violation phenomenon of extorting confessions by torture. However, we also need to see that the system of tainted witnesses is essentially the key to obtaining the key and important evidence for the detection of bribery crimes through the exemption of the criminal liability of tainted witnesses, if a set of appropriate tainted witness systems cannot be constructed. It is easy to lead to unfair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even justice corruption, such as perverting the law for selfish ends and indulging in crim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apply the tainted witness system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bribery in our country, we must fully consider the balance between necessity and judicial justice,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emption system of foreign tainted witnesses and combine the level of judicial development and investigation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Build step by step, perfect our country bribery crime stain witness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4.392;D92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孙军;;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孙军;;拘留、逮捕赔偿责任之异化与回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郭世杰;;论“监企合一”与我国监狱职能的实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李婷;次道德现象及其刑事法理依据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孙厚祥;;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违法裁判机制的法理思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萍;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婷婷;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国庆;远程审判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4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74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