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悬赏取证法律问题研究
[Abstract]:In civil proceedings, the burden of proof of "who claims, who proves" requires that the party who claims positive facts must provide evidence to prove his claim, Howev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arties'"difficulty in obtaining evidence" and the lack of evidence collection procedures and methods in the legislation of evidence make offering a reward for obtaining evidence as a way for the parties to make private relief in the aspect of obtaining evidence. For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this method of evidence, the theoretical and judicial practice are divided. Therefore, the urgent task is to perfect the corresponding evidential regulations as soon as possibl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f we can regulate the reward evidence in civil action reasonably, it will bring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ll aspects. We should not only take the reality of our civil ac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but also learn from the relevant foreign systems to perfect the application of reward collection in practice. By enriching the means of obtaining evidence by the parties, perfecting the relief to the parties and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order system, and so on,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system of obtaining evidence by the parties. It also systematizes and clarifies the exclusionary rules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ivil proceedings in China, and establishes and consummates the relevant rules and legal framework of evidence gradually by forcing witnesses to appear in court, taking notes of testimony, and economic compensation of witnesses, and so on. In order to better regulate civil litigation reward for the relevant legal issue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洁;;浅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2 杨文兵;张国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价值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徐鹤喃;;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多视角推动[J];法学;2007年01期
4 李鼎鼎;;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5 徐嘎;张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山东审判;2009年04期
6 林则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迷失及破解[J];东方法学;2009年06期
7 杨裕宁;李平盛;;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与完善[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4期
8 马娟娟;;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3期
9 宋士月;俞泽迪;;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困境与出路[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张雨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伟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困境与出路——以《“两高三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田健伟;葛海涛;;监所检察视野下的非法证据排除问题[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3 尹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给检察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4 吴仁义;张凤京;;“非法证据排除”的若干思考[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5 邱晶;陈月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破解建议[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6 温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与责任——一种人权视角[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实[C];2012年
7 维英;;论检察机关如何贯彻落实非法证据排除制度[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8 陈雷;;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自侦工作的影响[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9 刘慧;李斌;;公诉工作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10 迟东军;张瑞祯;;非法证据排除的实务研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马贵翔 胡巧绒;非法证据排除三问题研究[N];检察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杨傲多 本报通讯员 李嘉;内江中院宣判四川“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N];法制日报;2013年
3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检察院 王春蕾;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否适用于电子数据[N];检察日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 王义伟;将“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进行到底[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5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检察院 谢丽;非法证据排除重在听取意见[N];检察日报;2013年
6 李明 晟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完善五项机制[N];江苏法制报;2013年
7 任能能 本报记者 侯建斌;非法证据排除的重点、难点和对策[N];法制日报;2014年
8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 戴长林;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运行效果简析[N];法制日报;2014年
9 记者 徐育 通讯员 王成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试点项目”在盐城启动[N];江苏法制报;2009年
10 李晓雯 江阴市检察院提供;如何在司法实践中 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N];江苏法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赫楠;非法证据排除证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谢佳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杜学毅;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卓娅;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探讨[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张子龙;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历史考察[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3 张艳霞;检察机关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4 邢迈;云技术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取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向煦;我国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6 赵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在审查逮捕阶段的适用[D];河北大学;2014年
7 金爱玲;中韩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范围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杨雷振;完善职务犯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思考[D];郑州大学;2015年
9 赵书晖;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D];延边大学;2015年
10 陶树声;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机制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416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41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