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司法运作
本文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的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以《公司法》第152条的解释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0年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司法运作
郭晶
【摘要】:为解决董事、高管以及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这一常发性案件类型,我国公司法自2005年起已经明确规定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实际上2005年之前也有相关的解释和规定),法律的明确应该有助于更多的案件提交法院审理。但经笔者的搜索和实践调研后发现,相比较于其他常发性案件类型(如股东资格、股权转让),实践发生的股东派生诉讼案件数量却非常少,这是为什么?理论与实务界都认为我国2005年《公司法》第152条在诸多方面都存有缺失或未明确之处,相关的制度分析和对策建议也非常热闹,而在中国立法成本较低、司法解释还可以部分“先行立法”(如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现状下,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自05年确立以来却几乎毫无动静,已经出台的两个司法解释对此也未做任何实质性的明确与突破(甚至对比03年的司法解释意见稿还出现了“倒退”)。在当前国家法律制度亟需完善,立法界与司法界经常“超前立法”的现实背景下,对于有效处理公司常发性矛盾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为什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如此“反常”?也就是说,为什么我国的立法与司都没有动力推进中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完善?本文就试图从此系列问题出发,揭示当前我国立法和司法对于股东派生诉讼如此“反常”现象背后的制度原因与运行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揭示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完善适合我国现实法制环境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和内容和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导言部分提出笔者关注的问题,揭示当前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立法和司法的“反常”现象,确立本文研究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指出,在中国立法主导型法制建设的现状下,明确性规则(即规则相对明确,无需法官更多司法裁量)的建立成本与阻力都较小(立法成本较低),同时在当前国家法律制度亟需完善背景下,立法者也有动力通过弥补既有法律制度的缺漏与不足,况且司法解释部分“先行立法”也是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情形。因此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法律制度长期存在的诸多不足,原因不在于明确性规则(比如当事人诉讼地位、诉讼费用等)的建立,而在于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本身特有的非常浓厚的司法裁量权因素。因此分析当前我国派生诉讼制度中的立法与司法难题,并真正完善中国法制环境下的股东派生诉讼,应该从派生诉讼制度中蕴含的司法裁量因素开始。最后依照学术传统,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股东派生诉讼研究的状况进行简要梳理。 承接导言部分的分析,第一章分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的司法裁量权。股东派生诉讼产生并发展于普通法传统,该制度的诸多方面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司法裁量因素。本章通过具体分析其他国家(尤其是英美)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规定和相关司法判例的演进过程,分别指出派生诉讼制度中的诉因认定、商业判断规则、“穷尽内部救济”原则、诉讼和解、费用担保等基本要件中所带有的司法裁量权以及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上述要素的裁量标准。然后对比我国当前派生诉讼规定中的自由裁量因素,指出我国既有规定的诸多不足。 在第一章现状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第二章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自由裁量权的实际运行和此种现状背后的原因。本章开始就提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司法裁量权运行现状的关键在于当前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法院人事管理制度:在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法院人事管理体制下,法官司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发挥很可能被上级法院因认识(包括证据的认识、法律认识以及相关裁量标准的认识)的差异而被发回重审或改判,这直接影响到法官的绩效考核结果,并且在当前“双轨制”的绩效考核模式下,进而可能影响法院领导的绩效考核。因此,在当前司法行政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法院组织结构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可能导致自身利益与领导利益的双重受损,此种约束条件使得法官会理性地选择在司法实践中尽力避免司法裁量权的适用(当前的司法体制和环境恰恰也给法官提供了多种选择),而这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这一附带大量司法裁量权的精巧制度来说,恰恰是致命的。法官实践中此种“保守”的理性选择导致自由裁量适用界限与标准长期无法明确(缺乏突破与“试错”的机会),这进一步导致最高法院和立法界对派生诉讼制度适用的担心,因而他们也无动力推进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完善。在第一部分完成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为验证上述逻辑推演的正确性,在本章第二部分,笔者通过“北大法律信息网”中的“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收集自2004年以来涵盖全国各地、各级法院的股东派生诉讼案件。经过对所有案例的仔细分析后发现,在既有的股东派生诉讼案件中,无论是案件总量,还是每—具体案件的司法意见和判决结果,都验证了笔者分析提出的上述法官行动逻辑。 在完成问题成因的理论推演与实践验证的基础上,第三章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完善建议。笔者认为,与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的确定性规则(比如当事人诉讼地位、诉讼费用等)相比,如何完善派生诉讼中的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才是我国派生诉讼发展的关键。鉴于中国现今司法体系和司法环境,笔者建议由最高人民法院采取“个案批复——类型总结——司法解释”的实施步骤,逐步建立我国当前背景下的股东派生诉讼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同时,适当改善当前法院人事管理体制,建立尊重和鼓励法官合理适用司法裁量权的管理体制。 文章的最后部分是结语,对全文的论述和核心做了简短的总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江洲;有限责任公司利润分配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甘培忠;论股东派生诉讼在中国的有效适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3 程兵;钱莉;;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艾佳慧;;中国法院绩效考评制度研究——“同构性”和“双轨制”的逻辑及其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5期
5 陶一鸣;;商业判断规则的多维分析[J];政法论坛;2009年05期
6 刘凯湘;;股东代表诉讼的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以《公司法》第152条的解释为中心[J];中国法学;2008年04期
7 贺卫方;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8 胡滨,曹顺明;论公司法上的经营判断规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新宝 宋志红;[N];人民法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艾佳慧;社会变迁中的法院人事管理[D];北京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张薇;卓广平;;论司法独立体系下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独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刘亚莉;;公司捐赠税收优惠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钟凯;;关联交易相关概念比较与学说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王丹;公益诉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胡智强;外部董事独立性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郭松;李昊平;;“公司”的英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翁孙哲;;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限缩的激励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温军;;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造与合理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柯华庆;;科斯范式的意识形态问题[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王小钢;;论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兼评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专门法庭的法律构造与机构建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蔚;;嵌入冲突视角的人民陪审制度——以基层法院的实践探微与本土化路径为研究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9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力飞;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思;关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红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孙淑懿;论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账簿查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双;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律实证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梁琳;论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周;;论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刘同战;;股份公司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法理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3 王煜宇;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李慧;;对股利分配请求权保护制度的探析——主要以有限责任有公司为研究对象[J];研究生法学;2010年02期
5 李建伟;吴冬;;论有限公司强制分配股利之诉[J];法律适用;2008年08期
6 贾林青;;论法国公司法关于防止股东滥用权利制度的借鉴价值[J];法学家;2007年02期
7 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与责任[J];法学;2002年02期
8 张林;中美有限责任公司利润分配制度比较及启示[J];经济师;2003年12期
9 段培阳;2002年上市公司高派现现象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2年07期
10 傅穹;公司利润分配规则的比较分析[J];法学论坛;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明华;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牟向荣;上市公司破产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师利娟;公司利润分配中的利益冲突及协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向红梅;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及其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周恒山;法律视角下的公司利润分配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俊;公司利润分配中的利益冲突及解决途径[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冯文娟;股利分配请求权制度完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吴娅;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韩敏;论公司利润分配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华;;无偏私的裁判者——回避与变更管辖制度的反思性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2 甘培忠;论股东派生诉讼在中国的有效适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林国全;论一人公司[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4 管洲海;国家股、法人股有偿协议转让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9期
5 蔡立东;;论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的范围[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6 侯猛;;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的流动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艾佳慧;;知识的“能”与“不能”[J];读书;2007年05期
8 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J];读书;2007年06期
9 任鸣;蒋继业;卢云云;;法院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法官职业化 全国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院长论坛综述[J];法律适用;2006年12期
10 张志铭;李学尧;;论法院人员分类改革 以法官职业化为指向[J];法律适用;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艳娟;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设计[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翟春雷;股东派生诉讼的几个问题研究[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焦栋;;浅析对股东派生诉讼利益博弈的理性认识[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4 陈南男;;股东派生诉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商场现代化;2008年34期
5 刘金玉;;浅析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当事人[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6 陈毅婷;;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地位确定[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7 张睿;;论股东派生诉讼的当事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潘海洋;;论设立股东派生诉讼激励基金[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张军亮;王燕;;股东派生诉讼之适用限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10 周海岭;;股东派生诉讼程序及法律后果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苟建华;;股东派生诉讼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吴大希;;股东派生诉讼在程序法上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王德波;;试述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4 王可;;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适用的一些问题——原告主体资格限制制度在我国的特殊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澎 徐继华;[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万向东 马双林;[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舒旭霞;[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 金剑锋;[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周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6 仪征市人民法院 孙晓芳;[N];江苏经济报;2009年
7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陈志武;[N];工人日报;2008年
8 杨恩乾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特约法治评论员 师安宁;[N];人民法院报;2014年
10 联合证券娄家杭;[N];证券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浩;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章晓洪;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杰;从美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看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李海波;论股东派生诉讼的约束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洁;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主体资格问题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金星;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法律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叶铭;股东派生诉讼适用实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毛继林;论股东派生诉讼的提起[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7 苗锦琰;股东派生诉讼的程序设计[D];河南大学;2009年
8 董晚荣;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张君;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张小雨;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地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的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以《公司法》第152条的解释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1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4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