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诉和解理念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光中;葛琳;;刑事和解初探[J];中国法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兰琴;;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非犯罪化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王志祥;张伟珂;;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正当性探究[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4 王志祥;何恒攀;;论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廖明;;论刑事和解的客体[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6 兰琴;;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非犯罪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赵林虎;杨文杰;;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李云;;检察刑事和解规范化问题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吴春娅;陈香酥;;和谐视野下构建刑事和解制度设想[J];才智;2011年07期
10 陈奎;;论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中华;;以公诉权为核心矫正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吴飞飞;;刑事和解与检察职能[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叶祖怀;;宽严相济视野下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郑剑;周德金;;刑事法官对司法环境的态度和策略——重温董必武依法办事思想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7 陈晓明;;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几点疑虑[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均平;;宽严相济政策执行模式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王均平;;宽严相济政策执行模式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10 陈晓明;;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几点疑虑[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杨春华;金钱债权有效实现保障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利荣;论量刑的合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召;刑事裁判的可接受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何挺;现代刑事纠纷及其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秦策;刑事诉讼比例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叶肖华;刑事审判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仇晓敏;量刑公正之程序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周欣宇;文化与制度:藏区命价纠纷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华英;论刑事和解中的调解人[D];湘潭大学;2009年
3 陈申燕;论刑事和解的检察监督[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辉;恢复性司法实务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季元强;论轻伤害案在检察环节适用调解机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莉;关于甘肃省法院适用非监禁刑的调研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7 郭雄;刑事和解: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正当性程序[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汪俊仁;刑事和解在我国当前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钟亚雅;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刑事和解程序建构[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洪明;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玉范,屈广臣;“私了”问题的法律思考[J];当代法学;1995年01期
2 左卫民,朱桐辉;谁为主体 如何正义——对司法之主体性理念的论证[J];法学;2002年07期
3 周成泓;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兼论“以当事人为本”之诉讼构造法理[J];现代法学;2003年05期
5 张立文;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合学源流的考察[J];中国哲学史;1996年Z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建民;[N];法制日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枢;;浅析离婚诉讼之反诉[J];理论界;2007年10期
2 倪春乐;腾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与制度重构——以诉权理论为分析工具[J];政法学刊;2009年03期
3 夏月;;和解:一种合意的纠纷解决方式——读《民法上和解之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4 谢小妮;;和谐社会语境下执行和解制度的解读[J];大众商务;2009年24期
5 胡炀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民事合意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6 欧文·M.费斯;吴蓉;;反对和解制度[J];司法改革论评;2009年00期
7 张淼堂;;行政诉讼和解入法的风险控制——以域外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设计的比较分析为基点[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魏斌;论民事诉讼的平衡模式[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胡冬平;;试论群体性纠纷解决中人民调解程序的引入[J];中国司法;2006年04期
10 王伟东;郭翊;;浅析既判力理论在法院民事判决、裁定中的适用问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勇伟;黄浴华;;论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林梅;;论民事诉讼中确定举证时限的法律价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徐昕;;诉权的经济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洪海波;夏群佩;;接近正义:构建诉调衔接的司法确认机制——以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之扩张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春风;;律师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路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蒋桥生;;让调解走进“禁区”——民事诉讼调解范围与限度之扩张[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8 牛福静;;论行政复议调解制度[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9 赵大光;;疏通救济渠道 依法保护诉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柯劲;刘健新;李闽粤;;伤害犯罪案件引入刑事和解机制探讨——以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检察院受理的伤害案件为切入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郁军 通讯员 万小鹏;甘肃:前五月办理民行检察和解案11件[N];检察日报;2010年
2 记者 高建进;莆田:多元调解衔接机制促和谐[N];光明日报;2009年
3 黄廷旺;宝应范水法庭化解赡养纠纷又快又好[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赵正辉邋王露钰;无锡锡山三项机制加强立案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潘海军 臧继侠;应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何良彬邋晨迪;成华法院启动纠纷解决整体联动新思路 老百姓排忧解决纠纷更方便更实惠[N];成都日报;2008年
7 孙启星;仲裁——企业资本增值的捷径[N];莱芜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窦玉梅;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化解矛盾[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朱先明;连云诉前调解率排名全省第八[N];江苏经济报;2011年
10 谭诗久邋彭高琴;四把“钥匙”解心锁[N];黔西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相庆梅;民事诉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海涛;法院调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孙义刚;证据契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武红羽;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军辉;民事既判力扩张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许少波;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爱平;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探讨[D];南昌大学;2008年
2 李亚锋;论民间调解[D];山西大学;2007年
3 王志华;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的路径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4 潘乾;论行政调解[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5 赵玮玮;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与基层政府[D];北京大学;2005年
6 吴登华;司法ADR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刘惠珠;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嵇绍军;证券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婉芬;我国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朱姝;论司法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61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46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