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电子证据:从法条独立到实质独立
[Abstract]:In 2012, the Amendment of Civil procedure Law included electronic data into the types of legal evidence, which established the independent position of electronic evidence in civil evidence law. However, in civil judicial practice, the operation of electronic evidence is not smooth, which can not be compared with the revised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carrier crisis of electronic evidence itself, electronic evidence will be documented in judicial practice, which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legal form of evidence, but also violates the functional pursuit of electronic justice,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real realization of justice. Only by re-understanding the authenticity of electronic evidence in concept, revising the proof process of electronic evidence in procedure, and establishing the unified standard of electronic evidence form technically, can civil electronic evidence move from legal article to substantive independence and obtain its due position in evidence law and procedural law.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审判中心视角下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4ZDC014)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D92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显鹏;;电子证据的证明能力与证明力之关系探析——以两大诉讼法修改为背景[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朱国东,宁红宙,刘云;基于证书权威(CA)中心的时间戳服务系统的实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利;王昌华;;从司法鉴定的角度谈电子数据证据效力的提高[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梁文晖;邓钊汉;张永强;;组织机构数字证书在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的应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年02期
3 赵玉华;关玉景;;基于数字签名和时间戳机制的图像数字水印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1期
4 Jingsha He;Gongzheng Liu;Bin Zhao;Xuejiao Wan;Na Huang;;Ensuring the Authenticity and Non-Misuse of Data Evidence in Digital Forensics[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5年01期
5 孙萧寒;李尧龙;李静燕;;安全电子病历研究与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年05期
6 刘莉;黎亚薇;;论刑事电子证据的可采性[J];社科纵横;2014年10期
7 王璐;;电子签章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5年08期
8 喻飞,沈岳,黄璜,戴小鹏,朱淼良;一种基于图像内容过滤的有线电视网信息审计系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9 宁红宙;华刚;金端峰;;公钥基础设施(PKI)应用中的信任问题与安全解决方案[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0期
10 田仲富;;公钥基础设施(PKI)安全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玉华;结合数字签名和时间戳机制的数字水印算法[D];吉林大学;2006年
2 钱锦锋;电子政务中基于XML的招投标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陈红梅;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的战略路径[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谢小琢;基于PKI的全国数模竞赛安全机制研究及实现[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周振宇;第三方采购服务系统及其在药品采购管理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黄发华;民事诉讼法中电子数据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7 蒋羽凌;电子证据适用规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武海霞;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采信规则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静村;电子证据——证据学的一个新领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沈木珠;论电子证据问题[J];法学杂志;2001年04期
3 常怡,王健;论电子证据的独立性[J];法学;2004年03期
4 杨永川,李岩;电子证据取证技术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赵联宁;数据电文的证据属性与网络公证探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张谦;论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J];人民司法;2002年04期
7 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J];外国法译评;1999年04期
8 李哲;;电子证据若干问题探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吴建蓉;巧妙收集入侵Windows系统的证据[J];信息化建设;2005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岚;[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木珠;论电子证据问题[J];法学杂志;2001年04期
2 伊伟鹏;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J];人民司法;2002年04期
3 郭勤,施昌虬;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4 董杜骄;;电子证据研究的认知起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5 高燕;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J];安徽科技;2003年11期
6 车志平;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探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陈琼,马治国;电子证据法律地位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任延忠;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审查[J];信息网络安全;2003年02期
9 马柳颖,谭文丽;电子证据认证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宋玉萍;论电子证据的相关法律问题[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洪清;;关于电子证据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2 郭志博;秦海权;赵利;;电子证据监督链可视化平台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王翔;;电子证据在海事调查和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鹰;;对电子证据的法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凌斌;;计算机犯罪中电子证据概述[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邱鹏;;浅谈现阶段检察机关电子证据应用问题及对策[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欣;段云所;陈钟;;电子证据鉴定技术框架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峰;邹积超;;试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审查[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亦武;丘秀峰;;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10 马晓明;李超;李秋香;;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伊伟鹏;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刘强;网络司法中的电子证据[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检察院 邵天兴 杨永中 张占标;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应当独立[N];检察日报;2008年
4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 张宏伟 郭欣;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和方法[N];检察日报;2010年
5 吴学安;电子证据入法的是是非非[N];工人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 林琳;为电子证据正名仅仅是第一步[N];工人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姚轩杰;电子证据市场待开发[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高尚;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4年
9 叶晓龙;如何收集电子证据[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张凯 焦鹏;电子证据合理运用观的构建[N];法制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凯;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志军;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羽;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李辽;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赵爱军;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翁品;电子证据的法律形式界定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汪忠玲;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崔震宇;电子证据可靠性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蒋安朋;电子证据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牛博超;电子证据的收集与保全[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丁一;电子证据的信息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斌;论电子证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6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51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