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业务过失犯罪司法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9:13
【摘要】:高科技的时代发展方兴未艾,其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未来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高层次分工合作的各个职业背后依赖的是从业者必须高度负责的履行注意义务和提高注意能力,一旦其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违背了业务职责或者业务规范要求,由业务过失犯罪引起的各种重大事故就会严重危害社会。总则没有对业务过失犯罪系统定义,在分则中设置了部分罪名,但司法实务中业务过失犯罪应如何认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对比业务过失犯罪的相关概念,分析业务过失犯罪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在认定业务过失犯罪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业务过失犯罪的司法认定,有必要对一些词语进行比较和交代,为此,对“业务”及“业务过失”的语义进行辨析,是文章展开叙述和讨论的基础。业务过失犯罪中的“业务”具有社会性、反复继续性、危险性、专门性,且不要求一定是合法性的活动。“业务过失”与“监督过失”、“普通过失”、“职务过失”具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区别。业务过失犯罪,是行为人基于社会生活地位,在反复继续实施具有危险性事务的行为过程中,违反业务注意义务而造成的危害结果的犯罪活动。业务注意义务与业务注意能力,是认定业务过失犯罪的核心问题。认定业务注意能力时,应以主客观相统一的折中说的认定方式为理论基础,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行为人应达到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定的资格准入标准,即以该行业相对确定的客观标准作为参照;同时应考虑到业务人员参差不齐的实际业务能力,以及业务活动所处的背景环境等情形。关于业务注意义务的认定,首先,应预见危害结果的理解采用具体结果说,同时应考虑到危害结果的相对性,不同案例涉及的行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结果避免义务中行为人在主观上应该保持谨慎和遇到危险状态时会采取避免措施的心理态度;其次,我国成文性规范和不成文规定均可作为业务注意义务的根据;最后,在运用信赖原则、允许的危险等理论时应注意区别适用不同行业的不同情形。业务过失犯罪主体,应具有从业人员的外在识别特征以及行业相关的从业资格等特殊身份属性,且并不限定在合法的业务活动中。在承认业务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包含单位主体的基础上,监督者、领导者作为犯罪主体应当具备一定的行业要求,才能做到合理分配单位与个人领导者之间的责任。业务过失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也是关键环节之一,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归责,即如何进行责任分配。为满足现代风险社会的需求,最适合认定业务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理论应当是运用客观归责理论的框架,使不同行业在具体认定因果关系的过程中,采用有学者在借鉴国内外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条件公式-NESS标准-概率提升”的“三种位序标准”,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猛;;浅析过失犯罪的现阶段发展趋势和走向[J];法制博览;2018年03期

2 胡鹰;;中国古代过失犯罪若干问题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3 林清洲;;略论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4 范彦英;;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以失主追小偷致死案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7年02期

5 朱军;;论风险控制中的管理、监督过失犯罪[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徐海波;田宇航;;刑事一体化视野下亲属间过失犯罪的归责[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6年02期

7 刘昌慧;;中外医疗过失犯罪立法比较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8 谭X;;论过失共同正犯的共同性[J];刑事法评论;2016年01期

9 谭X;;论过失犯的正犯概念[J];刑法论丛;2016年04期

10 黄美强;;论业务过失犯罪的处罚[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汪敏;杨晓晨;;缓刑撤销后再次适用缓刑相关问题探究[A];《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3卷 总第3卷)[C];2019年

2 陈云兰;;浅论对有前科者的从业禁止[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3 李永升;;犯罪分类问题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4 彭旭邦;;刑事和解不起诉范围的构想[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 夏强 陈法;含过失犯罪之数罪并罚不影响后罪认定累犯的计算时间[N];人民法院报;2017年

2 倪志祥;过失犯罪是否存在中止[N];江苏经济报;2015年

3 马晓途;过失犯罪中责任分配的两个原则[N];江苏法制报;2012年

4 林文肯;打击和预防过失犯罪势在必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谢文钧;我国职务过失犯罪的立法演变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6年

6 谢玉童;单位过失犯罪二题[N];检察日报;2001年

7 屈学武;过失犯罪与罪刑法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黄韬 陆如韩;拉电防盗出了命案 过失犯罪照样判刑[N];法治快报;2004年

9 乐欣;过失犯罪中如何考察注意义务[N];检察日报;2003年

10 侯国强;楼上投掷砖头撵人 误伤无辜过失犯罪[N];法治快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冠;我国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饶t,

本文编号:2651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651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1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