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辩护的迷思——以刑事诉讼结构为分析视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家弘;;从侦查中心转向审判中心——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良[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2 熊秋红;;有效辩护、无效辩护的国际标准和本土化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06期
3 汪家宝;;论中国刑事司法语境下的有效辩护问题[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4 陈瑞华;;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检察官;2014年05期
5 谭庆德;向国秀;;我国有效辩护制度审视与展望[J];东方论坛;2012年05期
6 冀祥德;;刑事辩护准入制度与有效辩护及普遍辩护[J];清华法学;2012年04期
7 顾永忠;李竺娉;;论刑事辩护的有效性及其实现条件——兼议“无效辩护”在我国的引入[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1期
8 樊崇义;叶肖华;;从有效辩护原则看我国的辩护制度改革[J];中国律师;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俊辉;;论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公安应对[J];公安研究;2016年05期
2 肖宇;;实现刑事庭审实质化的路径选择[J];法制博览;2015年35期
3 本刊编辑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发展评价(2012—2013)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中外法学;2015年06期
4 韩利;钱鹏;曾静;;审判中心主义对职务犯罪侦查的影响——以非法证据排除为视角[J];政法学刊;2015年06期
5 吴常青;;论英国无效律师协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02期
6 袁义康;;从侦查权制约的角度解析以审判中心的诉讼架构[J];犯罪研究;2015年05期
7 柏纯洁;李三平;;公诉部门如何应对以审判为中心制度改革[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8 杜鸣晓;;无效辩护运行环境分析——兼论我国刑事诉讼辩护的有效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朱孝清;;试论错案责任[J];人民检察;2015年16期
10 彭江辉;;论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以宪法权利司法化为视角[J];湘江法律评论;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瑞华;;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龙宗智;;我国非法口供排除的“痛苦规则”及相关问题[J];政法论坛;2013年05期
3 刘植;;刑事案件中有效辩护概念辨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4 熊秋红;;刑事辩护的规范体系及其运行环境[J];政法论坛;2012年05期
5 冀祥德;;刑事辩护准入制度与有效辩护及普遍辩护[J];清华法学;2012年04期
6 吴常青;王彪;;论我国死刑案件无效辩护制度构建[J];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02期
7 申飞飞;;美国无效辩护制度及其启示[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5期
8 吴纪奎;;对抗式刑事诉讼改革与有效辩护[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5期
9 张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用的十大技术难题——兼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10期
10 孙万怀;;从李庄案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认定[J];法学;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琪;;有效辩护的迷思——以刑事诉讼结构为分析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10期
2 刘瑶;;构建审判中心主义刑事诉讼结构的外部障碍及其克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3 李传轩;论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及其模式[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孙宏伟;民刑诉讼结构与市场经济[J];求是学刊;1995年02期
5 刘忠;;从公安中心到分工、配合、制约——历史与社会叙事内的刑事诉讼结构[J];法学家;2017年04期
6 张英哲;;浅析“以审判为中心”大背景下刑事诉讼结构转型方向[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6年06期
7 陈在上;;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结构的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8 宋世杰;我国刑事诉讼结构论纲[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9 张学军;诉讼结构下的公平裁判[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0 马贵翔;刑事诉讼结构与社会环境[J];学习与探索;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沈威;;刑诉法修改后审查逮捕阶段三角诉讼结构之构建[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2 韩东;高伟;;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新型控辩关系构建的路径:从零和博弈到良性互动——基于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对话[A];以审判为中心与审判工作发展——第十一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5年
3 袁辉;;殊途何以同归:透视辩审冲突——基于若干典型刑事个案的观察与思考[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傅达林;“检察长列席审委会”与诉讼结构的完善[N];工人日报;2008年
2 广东省鹤山市人民检察院 李文华;落实诉讼结构模式还需深化诉讼监督方式[N];检察日报;2012年
3 曹呈宏;对“三角形诉讼结构”理论的修正[N];检察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子阳;公检法流水线式诉讼结构必须改[N];法制日报;2016年
5 樊崇义 张中;俄罗斯刑事诉讼结构转向当事人主义[N];检察日报;2003年
6 苏州大学检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乐平;以审判为中心需关注现实制约[N];检察日报;2015年
7 傅达林;“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程序正当性反思[N];中国审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宗泽;行政诉讼结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云森;刑事诉讼结构与价值问题的研究:从权利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年
2 谢佩之;刑事诉讼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刘安民;批捕权归属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朱雪梅;刑事诉讼控辩平衡的定量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5 高志强;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问题思考[D];兰州大学;2006年
6 丁亚红;审判中心视域下我国侦检关系定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7 孙颖颖;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颖;我国补充侦查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李文华;刑事审前程序若干问题之探讨[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张莉;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90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69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