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从胡某诈骗案看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的预决力

发布时间:2020-09-03 09:17
   我国刑事判决的事实认定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预决力呈现明显扩张的趋势,目前的相关规定不区分当事人与案外人,不区分不同层次的,不同重要程度的事实,将记载于刑事判决中的所有事项对所有人赋予同等程度的效力,对于适用预决力的前提条件也未予界定,这样笼统粗糙的规定,不利于实务中的适用,也有违程序正义。构建刑事判决预决力的一般规则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是界定刑事判决与后诉民事案件达到怎样的关联程度才能产生预决力。其次是刑事判决预决力的客体范围,刑事判决认定的事实并非每一项都能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达到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是决定定罪量刑的基础性事实,基于诉讼经济、裁判统一,这类事实应具有预决力,对于一些非基础性事实,达不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这些事实可能与客观事实偏离较远,因而不应具有预决力。最后是刑事判决预决力的主体范围,刑事诉讼当事人应受刑事判决的拘束,不得在后诉中提出相反主张,不应将预决力扩张至未参与刑事诉讼的案外人,但案外人可以援引前诉中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认定作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刑事判决预决力一般规则的适用不排除个别情形下,考虑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差异,应允许后诉法院作出与前诉刑事判决相反的认定。本文结合真实案例具体分析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立法、司法的不足,通过考察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制度,从中汲取精华,结合我国立法与司法现状,给完善我国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的预决力规则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并且通过对理论问题的分析与阐述,希望对实务界在面对无法用规则处理的特殊案件时提供一些审判的理论思路。本文除开引言与结语外,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案件情况的介绍,主要包括基本案情、法院审判思路及要点以及对有关预决力问题争议焦点的归纳。第二部分对当前各国刑事判决预决力理论进行分析对比,并对其具体适用中涉及的三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第三部分是对本文案例涉及的预决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对我国预决力规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琳;;表演者权主体范围的法律审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2 马辉;试论一人公司的投资主体范围[J];南方经济;2001年08期

3 王玉静;;探望权主体范围探悉[J];法制与社会;2011年33期

4 李宝君;;比较法视角下我国行政主体范围的再审视[J];学理论;2010年33期

5 赵日先;;商业贿赂罪主体范围探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丁文胜;华启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J];理论参考;2011年08期

7 张爱华;谢晓红;;论授权立法的授权主体范围[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8 徐勇;破产法主体范围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史秀娟;李文杰;;强奸罪主体范围之性别问题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蒋江;;刑法中对贪污罪的主体范围认定与争议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广辉;田学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政与法制保障[A];第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刘秋妹;;美欧环境影响评价立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付兴艳;;浅析环境纠纷中的行政调解[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4 陆树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共同富裕战略[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沈跃春;;论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王钧;彭月辉;;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特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浩国;国企副经理私设私有公司 盘剥国企利润该如何定性[N];检察日报;2002年

2 淮安市淮阴区检察院 郑冰 赵学刚;遗弃罪主体范围应适当扩大[N];江苏法制报;2012年

3 陈明贤;应扩大探视权的主体范围[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仲崇立 记者 马云霄;界定主体范围 明确实施流程[N];黑龙江日报;2014年

5 孙耀杰 岳启杰;应将依规章行使行政权的人员纳入渎职罪的主体范围[N];检察日报;2011年

6 杨伟东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政府信息公开亟待再加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7 刘钟;破坏监管秩序罪主体范围应扩大[N];检察日报;2001年

8 周光权;依“职权论”也不能任意扩大渎职罪主体范围[N];检察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刘艾琳;从8亿人到年内全覆盖 大病保险承办主体范围拓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

10 翟凤华;刑事辩护权的主体范围及其权利界定[N];江苏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利;村民自治的宪政真意探寻[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江娇;从胡某诈骗案看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的预决力[D];贵州大学;2019年

2 吴莉;论保险诈骗罪主体范围的扩张[D];湘潭大学;2018年

3 李佳璇;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4 肖淑娟;论产品责任中的责任主体范围[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5 于永智;贪污罪主体范围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刘鑫荣;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天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的主体范围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文杰;强奸罪主体范围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晓辉;从扩大消费者范围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湘潭大学;2008年

10 杨志平;绑架罪主体范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1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811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6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