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问题及完善

发布时间:2020-11-05 07:00
   由于我国立法并未明确诉讼标的的定义以及诉讼标的识别方法,我国学者也较少对诉讼标的理论进行很深入的研究,导致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诉讼标的识别呈现了方式不一的混乱状况。诉讼标的识别对于解决请求权竞合、既判力以及重复起诉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是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民诉解释》第247条确立了重复起诉的判断标准,但实质仍然是重复诉之要素说,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并无实质意义。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重新思考诉讼标的理论的意义,采取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德日诉讼标的理论的发展,思考各诉讼标的理论的利弊,并在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诉讼标的理论的具体建议,以期能够改变我国在司法实践中识别诉讼标的乱象。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民事诉讼标的识别的现状,包括立法及司法两方面。通过对法条的梳理发现我国对诉讼标的及其识别立法模糊,在对诸多司法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司法实践在诉讼标的识别上方法混乱。同时,在分析诉讼标的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时,结合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现状探讨我国在诉讼标的及其识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反思。第二部分介绍诉讼标的理论的历史演进,对主要理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与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并不具备采取新说和诉讼标的相对论以及案件事实说的条件,旧实体法说仍然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司法实践的诉讼标的学说。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诉讼标的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诉讼标的理论的具体的建议。即在以旧实体法说识别诉讼标的的情况下,应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如预备合并制度、宽松对待诉的变更和法官释明制度。
【学位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民事诉讼标的识别的现状及反思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标的识别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二、司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标的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立法模糊导致识别标准不清晰
        二、诉讼标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脱节
        三、缺乏相关的配套制度
    第三节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重要性
        一、诉讼标的与请求权竞合的解决
        二、诉讼标的与既判力及重复起诉
第二章 诉讼标的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第一节 对德国诉讼标的理论的评析
        一、旧实体法说
        二、诉讼法说
        三、新实体法说
    第二节 对我国台湾地区诉讼标的理论的评析
    第三节 对美国诉讼标的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现有诉讼标的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一、缺乏采取新说和诉讼标的相对论的条件
        二、缺乏采取案件事实说的条件
第三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具体建议
    第一节 以旧实体法说对诉讼标的进行识别
    第二节 完善民事诉讼标的识别的配套制度
        一、立法上明确诉讼标的及其识别标准
        二、结合司法实践深入对诉讼标的理论的研究
        三、确立预备合并制度
        四、立法上宽松对待诉之变更
        五、完善法官释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超;赵炎;;论诉讼标的理论对禁止重复起诉的检验[J];法制博览;2019年14期

2 卢佩;;困境与突破:德国诉讼标的理论重述[J];法学论坛;2017年06期

3 史明洲;;日本诉讼标的理论再认识——一种诉讼法哲学观的转向[J];法学论坛;2017年06期

4 梁开斌;;台湾诉讼标的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J];现代台湾研究;2010年03期

5 李嘉怡;;诉讼标的三分肢说的理论知纬与实践效用[J];法制博览;2015年31期

6 李季平;;对我国民事诉讼标的法律内涵理论探究[J];长江丛刊;2017年08期

7 李晓平;;对我国民事诉讼标的法律内涵理论探究[J];长江丛刊;2017年13期

8 易夕寒;;揭开神秘的面纱:民事诉讼标的识别理论的解放[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梁开斌;;台湾地区诉讼标的理论的第三次勃兴[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霍丽娟;;论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转型[J];法制与社会;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汉昌;诉讼标的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马立群;行政诉讼标的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马永梅;辩论主义与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D];武汉大学;2012年

4 李磊;客观预备合并之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5 宋旺兴;民事案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朱建敏;民事诉讼请求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吴晓静;民事法律关系网络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孟涛;民事诉讼要件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欢;论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与规制[D];海南大学;2019年

2 李海清;论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问题及完善[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3 杨国稳;论部分请求[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4 张晓红;重复诉讼判断标准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5 邵露菡;论多数人侵权诉讼形态[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6 黄梦琪;我国部分请求重复诉讼识别与程序应对[D];南京大学;2019年

7 李宁宁;民事诉讼中重复诉讼的识别[D];南京大学;2019年

8 孙春夺;论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9 熊琰琰;民事重复诉讼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9年

10 伍芳瑶;论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D];贵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1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871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