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我国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设置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00:38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基本的民法法律制度,其实质在于促进权利人积极行使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我国在之前适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将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规定为2年。很多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普通诉讼时间规定为两年太短,不利于维护债权人利益,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在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针对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做出来修改,将原来的2年诉讼时效期间改为3年。本文通过对普通诉讼时效的历史考察、法理研究,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究普通诉讼时效制度期间合理设置的影响因素,再结合我国最新规定进行讨论。最终希望在普通诉讼时效制度及其期间设置未来的研究和法律制定中提供新的思路,更好地完善该制度。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几个部分来研究普通诉讼时效制度,主要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部分是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的基本理论,主要论述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从“诉讼时效”和“消灭时效”用词辨析开始,再到诉讼时效制度在外国法上的演进,同时考察我国古代法律对诉讼时效制度的相关规定,了解诉讼时效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是关于普通诉讼时效的法理分析,先探讨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的必...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普通诉讼时效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消灭时效与普通时效用词的辨析
    第二节 普通诉讼时效在外国法上的发展
        一、罗马法中的消灭时效
        二、大陆法系消灭时效的发展
        三、英美法系上的普通诉讼时效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古代普通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一、我国古代的相关规定
        二、我国古代诉讼时效相关规定的特点
第二章 普通诉讼时效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普通诉讼时效的利益考量
    第二节 外国法上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
        一、大陆法系国家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目的
        二、英美法系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
    第三节 我国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目的的学说及评析重构
        一、我国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
        二、对我国普通诉讼时效目的的评析
        三、我国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目的的重构
第三章 各主要国家及地区普通诉讼时效制度期间的规定
    第一节 域外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
        一、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的规定
        二、英美法系国家及地区的规定
        三、对域外相关法律的评析
    第二节 我国普通诉讼时效制度期间的规定
第四章 我国普通诉讼时效制度期间设置的探究
    第一节 我国学者针对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设置的论争
    第二节 我国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设置的考量
        一、从诉讼时效制度本身考量
        二、从我国国情考量
    第三节 我国目前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设定的思考
        一、我国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修改的思考
        二、对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未来发展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债法修改介绍与分析——兼论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启示[J]. 吕双全.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7(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解读、评论和修改建议[J]. 梁慧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3]比较法视野下我国消灭时效制度构建的几个问题[J]. 郝丽燕.  河北法学. 2015(09)
[4]诉讼时效立法中的几个问题[J]. 高圣平.  法学论坛. 2015(02)
[5]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J]. 尹田.  法学杂志. 2011(03)
[6]诉讼时效的效力问题[J]. 郭明瑞.  法学. 2008(09)
[7]对我国诉讼时效期间的多维反思[J]. 霍海红.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03)
[8]完全的实体权利消灭主义:我国诉讼时效效力立法的应然选择——诉讼时效基本理论的反思与我国诉讼时效立法的重新选择(之四)[J]. 魏盛礼.  河北法学. 2006(11)
[9]诉讼时效的客体与效力——兼谈民法典诉讼时效制度的设定[J]. 陈英.  法学. 2005(04)

博士论文
[1]诉讼时效制度的伦理危机及其消解之道[D]. 连光阳.湖南大学 2015
[2]诉讼时效制度研究[D]. 蒋浩.西南政法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完善[D]. 于会波.山东大学 2009
[2]诉讼时效问题研究[D]. 陈荣.复旦大学 2008
[3]我国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 高山.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6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926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