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其本身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在我们生活生产中的渗透无处不有。大到国家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调整、对外交往,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公民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我们的经济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不可替代。但是其本身负面的问题也是不少,其中最让我们头痛的就是利用这个复杂的电子技术去犯罪问题,而且这样的技术犯罪问题不但变多也变得复杂与难以捉摸,它已经给我们司法实践带去了巨大的障碍。研究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中的问题,有助于打击电子网络犯罪,推进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当然在之前我们也有了一些关于电子证据的法律规定与理论摸索,但是相比于电子证据本身的快速发展来说,我们之前的法律规定与理论探索远远落在后面,关于电子证据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在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在对电子证据如何收集、如何固定、如何保管、如何运用方面时常遇到难题,甚至在有些实践中达到了面对电子证据“手足无措”、“望而生畏”的局面。电子证据本身的飞跃发展与相关电子证据法律规定的有限性、滞后性的矛盾,既制约了司法实践中对电子证据的采用,又给电子证据的理论研究带来了难题。本文从电子证据的立法定位、取证、鉴证、认证等方面对电子证据问题进行了探析,明确了以上各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该细化的规则:对于电子证据取证,提出要遵循介质优原则先、义务提供原则、关联获取原则、专业、及时、全面原则、合法取证原则,并对完善该制度的具体规范措施进行了探索;对于鉴证,细化了电子证据的鉴定技术、鉴定程序、鉴定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了完善电子证据鉴定制度的建议,进而在鉴定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再把质证的内容以及如何去质证、质证的相关完善进行阐述;在证据的最后一环节,我们主要从电子证据的认证模式出发如何在法庭上把电子证据“三要性”更加有效科学地判断出来,具体内容也即对“三要性”的展开以及分别提出的完善步骤,并强调要结合其它相关的证据对其进行综合判断,此外,还探讨了电子证据认证规则的完善。通过以上以点带面的梳理和研究,以期有助于解决电子证据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证据 取证 鉴证 认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7
- 一、电子证据的立法定位7-13
- (一)电子证据概念及其立法过程7-8
- (二)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8-13
- 二、电子证据的取证13-21
- (一)电子证据取证概述13-14
- (二)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14-16
- (三)电子证据的取证程序16-17
- (四)电子证据取证的具体完善17-21
- 三、电子证据的鉴证21-29
- (一)电子证据的鉴定21-25
- (二)电子证据的质证25-29
- 四、电子证据的认证29-34
- (一) 电子证据认证的内容与模式29-30
- (二) 电子证据认证的基本概况30-31
- (三) 电子证据认证规则的完善31-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木珠;论电子证据问题[J];法学杂志;2001年04期
2 伊伟鹏;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J];人民司法;2002年04期
3 郭勤,施昌虬;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4 董杜骄;;电子证据研究的认知起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5 高燕;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J];安徽科技;2003年11期
6 车志平;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探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陈琼,马治国;电子证据法律地位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任延忠;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审查[J];信息网络安全;2003年02期
9 马柳颖,谭文丽;电子证据认证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宋玉萍;论电子证据的相关法律问题[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洪清;;关于电子证据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2 郭志博;秦海权;赵利;;电子证据监督链可视化平台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王翔;;电子证据在海事调查和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鹰;;对电子证据的法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凌斌;;计算机犯罪中电子证据概述[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邱鹏;;浅谈现阶段检察机关电子证据应用问题及对策[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欣;段云所;陈钟;;电子证据鉴定技术框架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峰;邹积超;;试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审查[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亦武;丘秀峰;;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10 马晓明;李超;李秋香;;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伟鹏;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刘强;网络司法中的电子证据[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检察院 邵天兴 杨永中 张占标;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应当独立[N];检察日报;2008年
4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 张宏伟 郭欣;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和方法[N];检察日报;2010年
5 吴学安;电子证据入法的是是非非[N];工人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 林琳;为电子证据正名仅仅是第一步[N];工人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姚轩杰;电子证据市场待开发[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高尚;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4年
9 叶晓龙;如何收集电子证据[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张凯 焦鹏;电子证据合理运用观的构建[N];法制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凯;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志军;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羽;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李辽;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赵爱军;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翁品;电子证据的法律形式界定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汪忠玲;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崔震宇;电子证据可靠性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蒋安朋;电子证据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牛博超;电子证据的收集与保全[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丁一;电子证据的信息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斌;论电子证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05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