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04-26 11:10

  本文关键词: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丰富和发展“依法治国”这项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传统的以国家起诉为标志的刑事司法模式和以监禁刑为核心的刑罚结构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例如,有损公平原则、被害人的损害得不到真正补偿、对罪犯达不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缺乏相应的法律机制的规范等,面对诸多问题的出现,以“宽严相济”为标志的刑事和解制度恰恰顺应了时代要求,从而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何为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特征、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背景、刑事和解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及其基本框架,然后试着论述了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接着论述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这两大法系中相关国家的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效果,从而总结出域外刑事和解制度的特征以及我国应该在实践中据以借鉴的几个方面的经验,最后,本文通过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内容、程序以及与刑事和解制度相配套的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将其据以完善。
【关键词】:刑事和解 宽严相济 恢复性司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8-21
  • 1.1 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和法律特征8-10
  • 1.1.1 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8-9
  • 1.1.2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特征9-10
  • 1.2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形成的背景及其历史沿革10-14
  • 1.2.1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形成的背景11-12
  • 1.2.2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沿革12-14
  • 1.3 刑事和解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14-18
  • 1.3.1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依据14-18
  • 1.3.2 研究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18
  • 1.4 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框架18-21
  • 1.4.1 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原则18-19
  • 1.4.2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条件19
  • 1.4.3 刑事和解制度的主体建构19-21
  • 第二章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21-31
  • 2.1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定和适用的案件范围21-23
  • 2.1.1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定21
  • 2.1.2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21-23
  • 2.2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23-28
  • 2.2.1 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中难以担任此重任24-25
  • 2.2.2 程序正义与司法效率难以同时兼顾25-27
  • 2.2.3 公权力保障与私权利保护不能同时兼顾27-28
  • 2.3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不足的成因28-31
  • 2.3.1 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规定不够完善28-29
  • 2.3.2 相关的诉讼制度对于刑事和解的制约不够完善29
  • 2.3.3 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保障机制缺失29-31
  • 第三章 域外刑事和解制度及其实践效果和借鉴意义31-36
  • 3.1 域外刑事和解制度简介31-33
  • 3.1.1 英美法系有关国家的刑事和解制度31-32
  • 3.1.2 大陆法系相关国家的刑事和解制度32-33
  • 3.2 域外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效果和借鉴意义33-36
  • 3.2.1 域外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效果33-34
  • 3.2.2 我国对域外刑事和解制度相关效果的借鉴意义34-36
  • 第四章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36-42
  • 4.1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内容36-38
  • 4.1.1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指导原则36-37
  • 4.1.2 确定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具体案件及赔偿额度37-38
  • 4.1.3 明确运用刑事和解制度解决纠纷所满足的条件38
  • 4.2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相应的程序38-40
  • 4.2.1 审查当事人选择刑事和解解决纠纷的合理性及合法性39-40
  • 4.2.2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中当事人双方的有限参与制度40
  • 4.3 完善与刑事和解制度相配套的制度40-42
  • 4.3.1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刑事和解中40-41
  • 4.3.2 完善当事人所在社区的社区矫正等帮教机构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致谢4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华;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陆攀;孔云龙;;论我国体育仲裁程序的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石茂生;赵世峰;;正当法律程序视角下的法官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5 陈瑞华;;正义的误区——评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6 杨凯;;论刑法规范谦抑原则[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7 谢耿亮;;法律移植、法律文化与法律发展——澳门法现状的批判[J];比较法研究;2009年05期

8 卢智增;;公正: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9 王一怀;黄雁明;;仲裁调解的正当性与程序规范化问题的思考[J];北京仲裁;2011年04期

10 解瑞卿;;行政诉讼调解勃兴之三重动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宗良;;诉讼调解在审判权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兼“以案论理”析三对核心关系的处理[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青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与司法解决纠纷机制在农村社会中的现实困境及运作进路——以民事司法为基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3 王宏玉;;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非监禁刑理念研究——非监禁刑的理念:矛盾冲突中的选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林沈节;刘琳;;社会救助领域争端解决机制完善路径分析[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静;;民间融资活动中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困惑与出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例[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6 孙春雨;杜邈;;新形势下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面临的难点及对策[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8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育文;“三调联动”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殷建珍;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9年

3 谢晟;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具体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邓丽萍;完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构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海林;程序正义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障若干问题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袁礼;我国行政性A D R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肖云峰;辩诉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霞;民刑交叉案件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娟;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李建波;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28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