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情态证据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07:07
  情态证据的相关议题在我国学术界与实务界都保持着一种新颖性。其原因在于,我国现代司法证据制度追求理性主义,强调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相比之下,情态证据显得“多愁善感”而又“虚无缥缈”,因此经常被学者以及司法人员所忽视。事实上,对于情态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司法人员在与当事人面对面的“交锋”中,最能体会到“情态”的可贵。对于情态证据能否在诉讼中运用,虽然我国尚无相关法律予以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情态证据的运用早已悄然出现,并在侦审等司法程序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然而,苦于无相关法律依据和具体规则的指引,使得情态证据在实践中的运用往往左支右绌,四面受敌。质言之,如何将情态证据合理化、合法化,如何对情态证据予以制度保障,已经成为当今司法实践的迫切诉求。本文正文包含五个部分,分别是情态证据的基本理论、情态证据兴起与发展纵横考、刑事情态证据的运用证成、我国刑事情态证据的运用风险以及我国刑事情态证据运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第一章对情态证据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首先对情态证据的概念进行阐述,包括情态证据的界定以及情态证据的基本特征。其次,结合情态证据的来源、作用和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最后,...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实证分析法
第一章 情态证据基本理论
    一、情态证据的概念
        (一)情态证据界说
        (二)情态证据的基本特征
    二、情态证据的分类
        (一)表意型情态证据
        (二)应激型情态证据
        (三)展示型情态证据
    三、情态证据的产生及认知原理
        (一)情态证据的产生原理
        (二)情态证据的认知原理
第二章 情态证据制度兴起与发展纵横考
    一、情态证据在中国的兴起
        (一)“五听”制度的确立
        (二)情态证据制度在古代司法实践中的传承
    二、情态证据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运用
        (一)在陪审团制度中的运用
        (二)在辩诉交易中的运用
    三、情态证据在大陆法系国家的运用
        (一)情态证据证明能力之保障——直接言词原则
        (二)情态证据证明力之保障——自由心证原则
第三章 刑事情态证据的运用证成
    一、情态证据的合理性分析
        (一)情态证据的真实性
        (二)情态证据的相容性
    二、情态证据的正当性分析
        (一)情态证据的证据能力
        (二)情态证据的证明力
    三、情态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
        (一)侦查程序中情态证据的运用
        (二)庭审程序中情态证据的运用
第四章 我国刑事情态证据的运用障碍与风险
    一、情态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障碍
        (一)司法程序的忽视
        (二)制度保障的缺失
    二、刑事情态证据的运用风险
        (一)制度上的风险
        (二)技术上的风险
第五章 我国刑事情态证据运用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一、情态证据制度上的设计——合法性的推进
        (一)明确情态证据的主体范围
        (二)完善情态证据的实践程序
    二、情态证据运用中的规制——质证环节的风险防控
        (一)明确情态证据相关质证对象
        (二)完善情态证据相关质证程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证据裁判主义视阈下的情态证据规范与运用——以我国审判中心主义改革为分析视角[J]. 蔡艺生.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7(06)
[2]测谎鉴定意见的应用现状及证据效力研究[J]. 孙振玉,曹若辰,尹璐,顾艳.  证据科学. 2017(05)
[3]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基于实证试点和调研的研究[J]. 陈光中,郑曦,谢丽珍.  政法论坛. 2017(04)
[4]“需求侧”改革: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实证分析[J]. 黄伯青,伍天翼.  法律适用. 2017(03)
[5]对违法审判行为的程序性制裁[J]. 陈瑞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6]刑事庭审质证运行状况实证研究——以100个庭审案例为样本[J]. 韩旭,王剑波.  法治研究. 2016(06)
[7]论印证与心证之融合——印证模式的漏洞及其弥补[J]. 蔡元培.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3)
[8]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质证制度之完善[J]. 杨宇冠,刘曹祯.  法律适用. 2016(01)
[9]司法的亲历性[J]. 朱孝清.  中外法学. 2015(04)
[10]英国陪审制转型的历史考察[J]. 李红海.  法学评论. 2015(04)

博士论文
[1]论质证[D]. 尚华.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证据证明力研究[D]. 李明.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品格证据规则研究[D]. 刘宇平.西南政法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刑事庭审交叉询问制度研究[D]. 王晟.浙江大学 2018
[2]论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D]. 张凯琳.浙江大学 2018
[3]庭审实质化视角下的刑事被告人对质权研究[D]. 曹倩.南京师范大学 2017
[4]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程序研究[D]. 于悦.苏州大学 2016
[5]试论痕迹物证的综合利用[D]. 王帅.甘肃政法学院 2016
[6]论鉴定意见质证程序的完善[D]. 王海楠.燕山大学 2013
[7]刑事证据认证制度研究[D]. 张冕冕.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09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509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