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大数据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审查运用

发布时间:2022-12-23 04:28
  当前学者关于大数据的法律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刑事司法中运用大数据有哪些优势、如何对侦查获取的大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作为支撑具体理论研究的依据,少部分学者探讨大数据的证明力和证据地位问题,部分学者对大数据在侦查阶段的规范性问题予以了论述。纵观研究方向来看,当前对审判阶段法院如何质证、采信大数据的研究尚处空白。在裁判文书网上检索了大量案例,裁判论理部分普遍缺乏对证据尤其是大数据采信的论述,法院对侦查机关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报告几乎毫无疑义地予以采纳。被蒙上了技术面纱的大数据,在刑事审判中究竟该不该采信,如何采信始终迷雾重重。本文通过引入案例结合大数据概念界定,对大数据证据资格的推理、大数据在庭审中审查和运用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中国刑事庭审的大数据采信规则。本文将海量电子数据及其分析报告统称为大数据,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任何材料均可作为证据,因此大数据是一种刑事证据,但对其类型归属,学界存有争议,大数据由电子数据组成,但大数据并非松散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内部各个电子数据间具有牵连关系,大数据整体与案件事实存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在剖析大数据证据属性时,要从集合内部和集合整体...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内容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大数据证据属性
    2.1 大数据关联性
        2.1.1 构成大数据的海量电子数据之间应具有关联性
        2.1.2 大数据及分析报告应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
    2.2 大数据合法性
        2.2.1 运用大数据的证据目的应具有正当性
        2.2.2 采用大数据的证据手段应具有适当性
        2.2.3 大数据访问应经过法定程序准许
        2.2.4 司法人员对大数据负有保密、销毁义务
        2.2.5 用于大数据采掘的对撞数据库来源合法
        2.2.6 大数据清洗过程应具有监管机制
        2.2.7 大数据分析报告形成过程应有操作日志
    2.3 大数据真实性
        2.3.1 构成大数据的海量电子数据应具有完整性
        2.3.2 构成大数据的海量电子数据应具有客观性
        2.3.3 大数据操作过程应严格依照技术规范和法律规范进行
3 大数据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审查运用存在的问题
    3.1 大数据关联性标准不统一
        3.1.1 大数据关联性标准不统一造成时效性证据无法补正
        3.1.2 法官选择性认定大数据关联性造成司法尺度不一致
    3.2 大数据的合法性问题
        3.2.1 公诉方未披露对撞数据库来源导致大数据合法性存疑
        3.2.2 大数据仅作被告人有罪证明,欠缺目的正当性难以助力司法公正
        3.2.3 法官欠缺对介质扣押必要性的审查
        3.2.4 法官欠缺对大数据保密、销毁情况的形式审查
    3.3 大数据的真实性审查欠严谨
        3.3.1 云环境中的大数据难以适用“原始介质”理论
        3.3.2 公诉方缺乏对大数据定量审查的严谨性
        3.3.3 法官轻易采信区块链等方式保全的大数据证据
4 对大数据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审查运用的建议
    4.1 对大数据关联性标准不统一的建议
        4.1.1 对易灭失的大数据通过大数据证据平台予以保全
        4.1.2 通过大数据证据平台引导民事、行政案件取证满足刑事审判关联性要求
        4.1.3 通过区块链对大数据展示以进行关联性质证
        4.1.4 通过大数据证据平台解决大数据当庭展示不充分的问题
        4.1.5 运用大数据证据平台将证据关联性审查由庭审前置到审查起诉阶段
    4.2 严格大数据合法性的审查
        4.2.1 通过大数据证据平台将证据合法性审查由庭审前置到侦查阶段
        4.2.2 公诉方应披露大数据对撞数据库来源
        4.2.3 公诉方应随案移送大数据分析报告的辩护律师意见
        4.2.4 法官应对存储设备扣押必要性进行审查
        4.2.5 大数据保密、销毁情况应当附卷存档
        4.2.6 对未经严格批准手续采掘的大数据应予排除
        4.2.7 对采用非法搜查、入侵系统等手段收集的大数据应予以排除
        4.2.8 无专业资质的第三方采掘的大数据及分析报告应予排除
        4.2.9 未经专业人员处理的大数据应予以排除
        4.2.10 对非法排除规则的积累
    4.3 加强对大数据真实性的审查
        4.3.1 法官应当对大数据真实性进行双重审查
        4.3.2 与运营商合作建设统一大数据证据平台以保证大数据真实性
        4.3.3 法官应对大数据分析报告监管链进行形式审查
        4.3.4 对欠缺监管链的大数据分析报告应予以排除
        4.3.5 法官应对大数据清洗的必要性进行形式审查
        4.3.6 对未规范处置含计算机病毒及自毁程序的大数据应予排除
        4.3.7 法官应对大数据分析报告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形式审查
        4.3.8 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出庭加强大数据可靠性认定
        4.3.9 加密、隐匿数据真实性举证责任可倒置给被告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24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724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