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谅解的刑事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被害人谅解的刑事司法适用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被害人谅解的适用,而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将其作为刑事和解的一个适用条件,法律地位不独立。因此,被害人谅解在刑事司法适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国的一些司法解释中,对亲属间盗窃,未成年盗窃,强奸行为有“不成立”犯罪的规定,由此便引发了被害人谅解是否影响定罪的争论。也有学者从司法解释本身出发,认为这样的司法解释本身就是错误的,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因此不能将其作为参考依据。应该说,司法解释这样规定,确实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之嫌,所以,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规定,扩大亲告罪的范围,将其纳入亲告罪的范围。其次,被害人谅解作为量刑情节,目前在我国仍然是以酌定量刑情节发挥作用,但在学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有的认为应当将被害人谅解作为量刑情节,并将其法定化,但有的认为其根本就不具有作为量刑情节的资格。应当看到,被害人谅解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适用,此时对其进行否定是没有意义的。而且,酌定量刑情节本身存在弊端,随意性太大,完全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适用。因此,将其作为量刑情节并将其法定化,赋予其刑法上独立的法律地位是有必要的。但即使是作为法定量刑情节,在具体适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都不明确,导致司法适用现象混乱,因此有必要尽快明确被害人谅解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重新界定适用范围的判定标准。最后,司法实践中,经常将“赔偿”与“被害人谅解”联系在一起。而且,往往更看重“赔偿”,忽视“被害人谅解”。追根究底,是因为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受到的损害很难及时得到赔偿,甚至有些根本得不到赔偿,因此,可以考虑设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作为被害人谅解合理适用的保障机制,同时,有必要界定赔偿的标准,防止“花钱买刑”现象的发生,保障被害人谅解的适用能够完全以被害人的自愿为基础。
【关键词】:被害人谅解 赔偿 酌定量刑情节 法益 亲告罪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4
- 1.1 问题的提出9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1.3 文献综述10-13
- 1.4 研究方法13
- 1.5 论文结构安排13-14
- 第2章 被害人谅解的刑事司法适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4-21
- 2.1 被害人谅解的刑事司法适用现状14-16
- 2.2 被害人谅解刑事司法适用存在的问题16-21
- 2.2.1 对盗窃、强奸行为的定罪影响不明确16-17
- 2.2.2 适用的案件范围混乱17-18
- 2.2.3 具体适用条件不统一18-19
- 2.2.4 重“赔偿”,,轻“被害人谅解”19-21
- 第3章 被害人谅解刑事司法适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21-27
- 3.1 被害人谅解的法律地位不明确21-23
- 3.1.1 刑诉法上被害人谅解属于从属地位21-22
- 3.1.2 刑法上被害人谅解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22-23
- 3.2 被害人谅解的适用范围不明确23-25
- 3.2.1 对重罪、死刑案件是否可以适用争议不断23-24
- 3.2.2 缺乏统一的适用被害人谅解的判定标准24-25
- 3.3 被害人谅解的适用条件不明确25-26
- 3.4 缺乏被害人谅解适用的保障机制26-27
- 第4章 我国被害人谅解刑事司法适用的完善27-37
- 4.1 被害人谅解适用完善的依据27-30
- 4.1.1 恢复性司法理念27
- 4.1.2 被害人的刑事实体处分权27-28
- 4.1.3 刑法的谦抑性28-29
- 4.1.4 罪刑法定原则29
- 4.1.5 罪刑相适应原则29-30
- 4.2 我国被害人谅解适用完善的建议30-37
- 4.2.1 被害人谅解的立法建议30-33
- 4.2.1.1 明确被害人谅解的法律地位30-31
- 4.2.1.2 扩大亲告罪的案件范围31-33
- 4.2.1.3 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33
- 4.2.2 被害人谅解的司法适用建议33-37
- 4.2.2.1 明确被害人谅解的适用范围33-35
- 4.2.2.2 明确被害人谅解的适用条件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蓉;论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赵欣;;从宪法的属性看宪法的司法适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陈太清;;宪法的司法适用刍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11期
4 吴萏;;浅议宪法司法适用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5 白冰;张淑萍;樊王妮;;习惯规则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出路[J];理论月刊;2010年04期
6 黄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司法适用问题浅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两课"教学研究);2001年S1期
7 王学栋,任广志;试论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必然性[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斌;略论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几个特点[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9 唐作培,王锋;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适用与理性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彦璋;李卫玲;;浅谈宪法的司法适用——宪法司法适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可;;论民法与国家——以“民事政策的司法适用”为视角[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蒋宪平;;刍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适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3 孙学亮;;公司社会责任的本质及其司法适用[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4 龚小辉;;试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适用[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5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敖建平;黄晋军;;渎职侵权犯罪司法适用中几个疑难问题探析[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7 徐飞;;被误读的“避风港”:检视信息存储空间“避风港”规则的司法适用——兼论版权司法保护功利主义的式微[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8 邓万飞;范大裕;;论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9 邓万飞;范大裕;;论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州市钟楼区检察院 谢国伟 陈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3年
2 方恒荣;风俗习惯司法适用的路径选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郑小苗 苗其宝;逾界建筑纠纷的司法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2年
4 常州市戚墅堰区检察院 蒋超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记者 蒋安杰;第三届公司法司法适用高端论坛召开[N];法制日报;2014年
6 新泰市人民检察院 黄建民;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司法适用[N];光明日报;2007年
7 周道鸾;从六起案件看97刑法的司法适用[N];法制日报;2008年
8 孔祥俊;WTO法律的国内适用[N];法制日报;2001年
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 韩炳勋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李双庆;恶意欠薪犯罪在司法适用中的三个问题[N];检察日报;2011年
10 周晖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司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存利;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千里;论司法适用审查[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杨扬;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适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思凡;关于环境污染罪司法适用的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4 谢中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司法适用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5 车荣娟;论乘人之危的司法适用[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钟毅;公共政策的司法适用[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展作;论条约在中国国内的司法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边华;利益衡量方法的司法适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强;利益衡量在我国的司法适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燕;公共利益的表达及其司法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被害人谅解的刑事司法适用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7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