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

发布时间:2017-06-11 16:04

  本文关键词: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易日益频繁,当事人在诉讼系属中移转诉讼系争物的情形也不断涌现。针对此,理论界主要存在当事人恒定主义和诉讼承继主义两种不同的立场。基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其立法体例的相关规定也不尽相同,故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影响也多有不同。在当事人恒定主义理论中,继受人不参与诉讼,但既判力扩张及于该继受人;在诉讼承继主义理论中,由继受人替代原当事人(让与人)承担诉讼,判决的既判力当然地及于继受人。我国对待此类诉讼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并没有作出具体的相关规定,实务中对此类问题的处理一直比较混乱,理论界也对此研究甚少。虽然,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最新司法解释第249条、250条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承认当事人恒定主义的立场,既判力扩张及于受让人,但没有对继受人善意取得权利时,既判力能否扩张予以明确。同时,该司法解释还主张在一定条件下,适用诉讼承继主义。本文以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为研究主线,通过对当事人恒定主义和诉讼承继主义进行分析评价,从比较法的角度,梳理清楚二者在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中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中寻求适合中国司法的立法模式与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对诉讼系属及诉讼系争物概念予以界定,列举了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情形,并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作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之立法模式。引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两种立法模式,即当事人恒定主义和诉讼承继主义。通过对当事人恒定主义和诉讼承继的概念、内容、立法目的等方面进行剖析,然后进行比较评价,梳理出该两种立法立场的优点和不足。第三部分为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之司法实践比较考察。通过对当事人恒定、诉讼承继各自与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关系分析比较,了解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对于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处理方式,着重对既判力是否扩张及于善意继受人,从实体法善意说和双重善意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之国内现状及其完善。首先,对我国关于在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上的立法疏漏及司法实践进行梳理,突出问题所在。然后,通过对上述当事人恒定主义和诉讼承继主义评价,予以借鉴,取长补短,并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最新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立法模式。
【关键词】:诉讼系属 当事人恒定 诉讼承继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3
  • 一、概述13-21
  • (一)诉讼系属与诉讼系争物的概念解析13-14
  • (二)诉讼系争物权利变动的内涵与类型分析14-20
  • (三)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之简述20-21
  • 二、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之立法模式21-28
  • (一)当事人恒定主义22-23
  • (二)诉讼承继主义23-26
  • (三)对两种立法模式的法理评析26-28
  • 三、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之司法实践比较考察28-36
  • (一)当事人恒定与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29-34
  • (二)诉讼承继与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34-36
  • 四、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之国内现状及其完善36-41
  • (一)司法状况36-37
  • (二)立法建议37-41
  • 参考文献4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耀忠;刑事既判力在我国刑法中的重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翁晓斌;论既判力及执行力向第三人的扩张[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翁晓斌;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研究[J];现代法学;2004年06期

4 邓辉辉;关于既判力本质说的评介[J];政法论丛;2005年04期

5 段厚省;郭宗才;;既判力与民事抗诉机制的冲突及协调[J];人民检察;2006年07期

6 阎朝秀;;绝对还是相对:对既判力事实的司法认知[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3期

7 阎朝秀;;司法认知——既判力事实的另一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谢春华;;浅论程序终结性与既判力[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9 张大海;;诉讼调解既判力论[J];政法论坛;2008年05期

10 王娣;王德新;;论既判力的时间范围[J];时代法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军;;判决的既判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范述喜;杨世屏;;试论法院判决的既判力——对一起历经十年的刑事案件的评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贾亚强;;试论行政判决既判力及其司法实践[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 徐建东;既判力之于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李晓蕊;巴西集团诉讼中的既判力规则[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叶自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前诉中的判断对后诉有既判力[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东海 永修县人民法院 杨小林;从既判力扩张看判决书公开[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朱忠林;法院调解与既判力之含义剖析[N];江苏法制报;2010年

6 郭明龙;该调解书效力应如何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唐有良 李红军;既判力的主体相对性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之界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廖 春;陈女可依调解书办房产过户[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王胜全;判决生效后新生成的证据不能用作再审新证据[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 卢新伟;权利人能否再根据判决书申请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军辉;民事既判力扩张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李哲;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林瑞成;民事判决既判力与程序保障原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王作洲;既判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锦鹏;论民事既判力的主观范围[D];山西大学;2008年

2 韩萍;论既判力的扩张[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聂安;民事既判力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欧阳珍;离婚判决既判力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5 金向煜;民事判决既判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詹小燕;民事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李婵;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扩张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晓辉;论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D];湘潭大学;2009年

9 纪然;论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孙锦菁;论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诉讼系属中系争物权利变动的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441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8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