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审分离论:理想图景与双重背反——兼与李浩教授商榷
本文关键词:调审分离论:理想图景与双重背反——兼与李浩教授商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调审分离论"意在通过诉讼调解与审判相分离的"改革"方式,克服民事调审合一制度"强制调解"等弊端,以实现诉讼公正的价值目标,达成诉讼调解回归法治轨道的理想图景。然而"经济纠纷调解中心"的前车之鉴和"调审适度分离"的"改革"尝试从实践层面否定了调审分离的可行性。在理论层面,调审分离论自身的矛盾性、概念的模糊性以及对调解规律的误判、"改革"路径选择的非现实性等因素,共同致成其理想愿景的乌托邦化。调审分离论遭遇理论自足性缺失和实践可行性证伪双重背反。面对能动司法错位、调解优先异化、调解指标离谱、调解依赖加剧等调解乱象,调审分离的"改革"设想无疑是头痛医脚。取消调解优先的司法政策、坚守调判结合的司法观是诉讼调解回归常态化、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价值目标平衡追求的基础。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法学系;
【关键词】: 调审分离 理想图景 经济纠纷调解中心 双重背反
【分类号】:D925.1
【正文快照】: 著名学者李浩教授在《中国法学》2013年第3期上发表的《调解归调解,审判归审判: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一文(以下将李浩教授的观点[1]简称“调审分离论”)。该文认为:调审合一(或者调审结合)存在制度性缺陷,强制调解成为调审合一模式无法克服的制度顽症。为了实现我国民事诉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建明;;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问题[J];法律适用;2007年02期
2 刘荣康,周建民;经济纠纷调解中心探析[J];法学;1993年06期
3 李浩;;当下法院调解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调解案件大量进入强制执行研究[J];法学;2012年01期
4 王宝发;小议经济纠纷调解中心[J];法律适用;1994年02期
5 吴庆宝;论经济纠纷调解中心的规范化[J];法律适用;1994年05期
6 李浩;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7 张嘉军;;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率实证研究[J];法学研究;2012年01期
8 范愉;;“当判则判”与“调判结合”——基于实务和操作层面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9 朱光辉;;经济诉讼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纠纷调解中心[J];现代法学;1988年06期
10 胡建萍,庄道成;论经济纠纷调解中心的规范化运作[J];现代法学;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张宽明 通讯员 邹小戈;[N];人民法院报;2012年
2 范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王军,张启兵;论法治目标下调解制度的存废[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蒋冬冬;;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王国春;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吴劲松;;中国民商事审判中合意选择法官制度之理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李琳;;试论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审理程序[J];北京仲裁;2005年02期
7 解瑞卿;;行政诉讼调解勃兴之三重动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刘新红;;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胡敏;孙怀君;;劳动争议“诉调裁”对接机制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崔永振;;调解制度改革的程序性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涛;;年龄与职业门槛——雇用年龄限制的正当性[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郭建勇;;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探究——以民事司法政策变迁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伶俐;;智慧的召唤与不可或缺的自知——“能动司法”语境下的法院裁判[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聂慧萍;;我国20年行政审判权运行的轨迹与启示:从对峙到协调——以行政诉讼协调撤诉现象分析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邢会丽;;法院民事二审调解之辩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宗良;;诉讼调解在审判权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兼“以案论理”析三对核心关系的处理[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公丕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与我国诉讼调解制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10 胡道才;魏俊哲;;调审分离的司法实践及制度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唐清利;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合作治理与规则自治[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7 尹华蓉;论亲告罪的合理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黄娟;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10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韩枚;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湘潭大学;2009年
4 王臻;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功能定位[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莉萍;完善我国离婚诉讼程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良明;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曾方;民国时期民事调解制度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逸群;当下中国司法政策认知论[D];西北大学;2010年
9 刘霞;代表人诉讼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张伟;西藏法院民事调解现状、成因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2 王亚明;;司法资源下沉的实证分析[J];福建法学;2012年01期
3 肖建国,赵晋山;民事执行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05年06期
4 钟蔚莉;胡昌明;王煜珏;;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中发现的虚假诉讼的调研报告[J];法律适用;2008年06期
5 李杰;;调解率说明什么——对“调解率与和谐正相关”命题的分析[J];法律适用;2008年10期
6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谐社会与民事制度创新"课题组;;民事案件与商事案件适用诉讼调解的区分研究[J];法律适用;2008年11期
7 傅郁林;;“诉前调解”与法院的角色[J];法律适用;2009年04期
8 孙海龙;高伟;;调解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 以部分中、基层人民法院为研究样本[J];法律适用;2009年10期
9 陈力;;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J];法律适用;2010年07期
10 白彦;杨兵;;有关“调审分离”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法律适用;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竞;[N];法制日报;2006年
2 余增明 段庆丽;[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祥;[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樊美清邋梅贤明 何晓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河南省扶沟县人民法院 刘喜中;[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记者 卫建萍 通讯员 吴艳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杨君;[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记者 陈群安 通讯员 王敬华 宦红云;[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讲述人 广东省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 余银芳;[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课题组成员 章俊 骆忠新 吕秋红 周晓清 袁小荣;[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梁;;“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建构可能——基于提出—观察—修正的理论发展进路[J];现代法学;2007年04期
2 范愉;;关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若干思考[J];河北法学;2007年10期
3 肖洪泳;;理想图景的歧途[J];读书;2007年12期
4 赵树坤;;从空间意识形态藩篱中突围——法律理想图景的“中西”辨正[J];现代法学;2006年06期
5 钱继磊;;揭开“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面纱——读《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河北法学;2007年02期
6 邹立君;;从“理想图景”看“社会秩序”的建构——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现代法学;2007年02期
7 刘小平;;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建构[J];现代法学;2007年04期
8 张喟;;论理想作为规范——兼评邓正来之“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J];河北法学;2007年09期
9 魏和军;;和谐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理想图景[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4期
10 李佳明;;认真对待中国法律理想图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与中国理想图景的建构[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杨春鼎;;论人类的明智思维与未来世界的理想图景[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春鼎;;论人类的明智思维与未来世界的理想图景[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小平;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N];检察日报;2006年
2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邓正来;继往开来 促进学术内涵建设[N];文汇报;2011年
本文关键词:调审分离论:理想图景与双重背反——兼与李浩教授商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47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