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电子证据可采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01:04

  本文关键词:电子证据可采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在证据立法方面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了证据立法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先后修订分别将电子证据规定为独立的证据类型,尽管如此法律规范中有关电子证据的条文仍然是少之又少。此外我国目前的证据立法更侧重于证据取证、质证、举证的程序规则,而轻视证据的可采性规则,这使得我国的证据规则只有表没有里,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现阶段证据法学通说认为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项标准仍然适用于电子证据可采性,但电子证据有着传统证据所不具有的证据特性,如果一概将传统证据可采性标准机械套用在电子证据上必定遇到适用问题及于传统证据理论的冲突。笔者认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种类型电子证据有着传统证据所没有的特别之处,因此在运用证据三性标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电子证据的特性。尽管目前有一些国家已经对电子证据进行了立法,但对于电子证据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运用了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进行分析,希望人们能够真正认识并接受这种新兴证据形式。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运用传统证据中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项标准对电子证据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分析电子证据所具备的共性特征及与统证据的不同之处,意在引出电子证据可采性在司法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加拿大、美国电子证据可采性的立法制度进行介绍,以借鉴他国在电子证据上遇到传统证据理论难题时的解决方法。这部分主要分析电子证据的可采性问题陷入最佳证据规则、鉴证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困境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目前电子证据可采性立法规定的介绍,引出对电子证据可采性立法思路建议并且基于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证据 电子数据 证据可采性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引言7-8
  • 1. 问题的提出8-17
  • 1.1 案例一8
  • 1.2 案例二8-9
  • 1.3 案例三9
  • 1.4 案例四9-10
  • 1.5 案例分析10-14
  • 1.5.1 案例一分析10-11
  • 1.5.2 案例二分析11-12
  • 1.5.3 案例三分析12-13
  • 1.5.4 案例四分析13-14
  • 1.6 电子证据的共性问题14-17
  • 2. 电子证据可采性的理论困境17-24
  • 2.1 最佳证据规则17-20
  • 2.1.1 最佳证据规则对电子证据可采性造成的困境17-18
  • 2.1.2 电子证据对最佳证据规则的突破18-20
  • 2.2 鉴证规则20-22
  • 2.2.1 鉴证规则对电子证据可采性造成的困境20
  • 2.2.2 电子证据对鉴证规则的突破20-22
  • 2.3 传闻规则22-24
  • 2.3.1 传闻规则对电子证据可采性造成的困境22
  • 2.3.2 电子证据对传闻规则的突破22-24
  • 3. 我国现行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分析及立法建议24-32
  • 3.1 我国现有的电子证据可采性相关规定分析24-26
  • 3.1.1 民事诉讼相关规定24
  • 3.1.2 行政诉讼相关规定24-25
  • 3.1.3 刑事诉讼相关规定25
  • 3.1.4 其他法律法规相关规定25-26
  • 3.2 我国电子证据可采性的立法指导思路26-28
  • 3.2.1 结合我国国情况借鉴外国经验26-27
  • 3.2.2 转变电子证据立法观念27
  • 3.2.3 电子证据规则统一化27-28
  • 3.3 建构我国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建议28-32
  • 3.3.1 客观性29-30
  • 3.3.2 关联性30
  • 3.3.3 合法性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木珠;论电子证据问题[J];法学杂志;2001年04期

2 伊伟鹏;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J];人民司法;2002年04期

3 郭勤,施昌虬;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4 董杜骄;;电子证据研究的认知起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5 高燕;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J];安徽科技;2003年11期

6 车志平;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探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陈琼,马治国;电子证据法律地位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任延忠;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审查[J];信息网络安全;2003年02期

9 马柳颖,谭文丽;电子证据认证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宋玉萍;论电子证据的相关法律问题[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洪清;;关于电子证据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2 郭志博;秦海权;赵利;;电子证据监督链可视化平台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王翔;;电子证据在海事调查和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鹰;;对电子证据的法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凌斌;;计算机犯罪中电子证据概述[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邱鹏;;浅谈现阶段检察机关电子证据应用问题及对策[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欣;段云所;陈钟;;电子证据鉴定技术框架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峰;邹积超;;试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审查[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亦武;丘秀峰;;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10 马晓明;李超;李秋香;;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伟鹏;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刘强;网络司法中的电子证据[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检察院 邵天兴 杨永中 张占标;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应当独立[N];检察日报;2008年

4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 张宏伟 郭欣;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和方法[N];检察日报;2010年

5 吴学安;电子证据入法的是是非非[N];工人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 林琳;为电子证据正名仅仅是第一步[N];工人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姚轩杰;电子证据市场待开发[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高尚;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4年

9 叶晓龙;如何收集电子证据[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张凯 焦鹏;电子证据合理运用观的构建[N];法制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凯;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志军;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羽;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李辽;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赵爱军;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翁品;电子证据的法律形式界定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汪忠玲;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崔震宇;电子证据可靠性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蒋安朋;电子证据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牛博超;电子证据的收集与保全[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丁一;电子证据的信息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斌;论电子证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证据可采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508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