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腐败犯罪跨境追赃国际合作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7 08:03

  本文关键词:腐败犯罪跨境追赃国际合作机制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反洗钱机制 资产返还 没收程序


【摘要】:随着我国与国外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贪腐官员将腐败资产转移至境外,逃避国内反腐侦查,以备案发后潜逃使用。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已经成为腐败资产的重大流出国。大量贪腐资金流往境外不但影响政府的形象,也严重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秩序。与此同时,我国在跨境追逃追赃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由于意识形态、司法体制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加上我国追赃追逃人员国际合作经验的缺乏,跨境追赃依然困难重重。因而,如何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跨境追赃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以更好地追回外流的腐败资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腐败资产跨境追赃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的:第一,在跨境追逃的同时,提交腐败资产的有关信息材料,请求资产流入国予以返还;第二,通过国内法的没收程序,对腐败资产发布没收令,请求资产流入国予以协助追缴;第三,在资产流入国启动民事诉讼程序追回腐败资产。第一种方式将追赃和追人同时进行,这种情形下,追赃行动往往附属于追逃行动。而追逃本身就比追赃具有更严格的证明标准,面临的阻碍也越多,比如国际上关于引渡的禁止性规定,死刑犯不引渡,政治犯不引渡等等。因此,一旦追逃成功,完全可以通过被追逃人员签字授权的方式实现腐败资产的追回。第二种方式将追赃行为从传统意义上的追逃行为中分离出来,这样不但很好地规避了直接实施追逃行为所面临的各种引渡条款的障碍,也可以切断外逃腐败官员的经济来源,压缩其在境外的生存空间,为追逃工作增加筹码。我国于2012年修改的新《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为没收外逃官员的腐败资产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我国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面临着两个问题: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腐败资产的证明标准问题;其二,我国依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出的裁判还面临在境外是否被承认以及如何适用的问题,而这有赖于加强与国外的刑事司法协助机制的构建。第三种方式——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追回腐败资产,是由我国有关机关在境外以原告身份发起确权之诉、通过民事确权行为来追回外流的腐败资产。这种方式尊重资产流入国的司法主权,但是要以放弃我国司法豁免权为条件。而且,外逃官员往往通过专业的洗钱工具将资金输入境外,要追踪搜集相关证据极其困难。此外,即便通过以上一种方式或者多种方式合力追回腐败资产,还将面临着腐败资产的共享问题。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发达国家的一些司法协助条约可知,资产分享已经成为跨境追赃不可回避的问题了。一方面,外国司法机构在协助追缴腐败资产时也付出了一定司法成本,这部分费用有必要予以补偿,允许资产分享无疑会激励外国司法机构在我国跨境追赃的活动中贡献更多力量,以便我们追回更多的腐败资产;另一方面,确立腐败资产分享制度可以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使更多的国家为了参与资产分享而积极与我国签订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进而协助我国的跨境追赃活动。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我国跨境追赃的现状以及面临的现实障碍,对我国跨境追赃的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做出探讨分析。
【关键词】:反洗钱机制 资产返还 没收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一、腐败犯罪跨境追赃概述11-15
  • (一) 腐败犯罪跨境追赃的概念11-12
  • (二) 腐败犯罪跨境追赃的背景12-14
  • (三) 腐败犯罪跨境追赃的现状14-15
  • 二、当前腐败犯罪跨境追赃国际合作机制15-23
  • (一) 预防和监测犯罪所得转移机制15-16
  • (二) 直接追回机制16-20
  • (三) 间接追回机制20-21
  • (四) 腐败资产返还与处分机制21-23
  • 三、我国跨境追赃面临的现实障碍23-30
  • (一) 反洗钱机制缺失23-24
  • (二) 证据衔接机制缺失24-26
  • (三)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缺陷26-28
  • (四) 腐败资产分享制度的缺失28-29
  • (五) 跨境追赃缺乏资金支持29-30
  • 四、我国跨境追赃的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30-38
  • (一) 反洗钱机制的完善30-32
  • (二) 证据衔接机制的构建32-33
  • (三)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完善33-35
  • (四) 腐败资产分享机制的构建35-36
  • (五) 设立跨境追赃专项资金36-38
  • 结语38-40
  • 参考文献40-44
  • 致谢44-4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长生,蔡雪冰;腐败犯罪学论要[J];法学杂志;2001年03期

2 刘焱;论《世界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的腐败犯罪嫌疑人引渡法律制度[J];人大研究;2005年10期

3 林维业;论“一把手”腐败犯罪的预防[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彭萍,丁振东;腐败犯罪的内涵新论[J];检察实践;2005年05期

5 贾凌;张勇;;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腐败犯罪立法的衔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高铭暄;张杰;;论国际反腐败犯罪的趋势及中国的回应——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J];政治与法律;2007年05期

7 任建明;;严重低估腐败犯罪损失的状况亟待改变[J];人民检察;2013年07期

8 蔡雪冰;金融行业腐败犯罪防治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9 肖晗;当前金融工作人员腐败犯罪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程兆民;剖析权力腐败犯罪 建构防范治理机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志;曹文安;;监督文化·机制与官员腐败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汉民;;论当代腐败犯罪的重要特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梅;;全力遏制腐败——当前我国腐败犯罪的形势、根源以及对策[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杨梅;;全力遏制腐败——当前我国腐败犯罪的形势、根源以及对策[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5 罗玉彬;黄立;;论如何完善腐败犯罪控制机制——以国际公约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6 温建辉;刘飞;;腐败犯罪刑法适用研究[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7 张智辉;;试论腐败犯罪的制度原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张智辉;;试论腐败犯罪的制度原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张兆松;;晚近腐败犯罪立法、司法解释之回顾与展望[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10 王宏玉;;从犯罪经济学视角解析我国贪贿等腐败犯罪问题[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法学会理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 张远煌 操宏均;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刑事治理的对策[N];法制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王霞;腐败犯罪是最大的威胁[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3 记者 沈义;研讨更有效地预防腐败犯罪[N];检察日报;2008年

4 《中国检察官》杂志总编辑 周洪波;对腐败犯罪刑事立法模式的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5 杨诚;编织国际反腐败犯罪天网[N];检察日报;2005年

6 黄晓亮 刘炯;两岸学者共商惩治预防腐败犯罪[N];法制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李娜;努力减少腐败犯罪资产追回法律障碍[N];法制日报;2012年

8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 赵秉志;高官腐败犯罪与异地审判[N];法制日报;2012年

9 记者 周斌 余东明;提升发展中国家惩防腐败犯罪水平[N];法制日报;2013年

10 顾阳;统计造假也是腐败犯罪[N];经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恒山;腐败犯罪控制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任学强;腐败犯罪特殊诉讼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秀娟;《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林雪标;腐败资产跨境追回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腐败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楚;《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引渡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赵巍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角下我国境外腐败资产追回制度的完善[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4 王文华;腐败犯罪跨境追赃国际合作机制探析[D];山东大学;2016年

5 郑俊杰;中俄腐败犯罪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崔敏;我国反腐败犯罪措施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韦冠凡;北京市腐败犯罪司法代价的测量与评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丹阳;浅论房地产行业腐败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保翔;论我国防治腐败犯罪法律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吕凤丽;论国际腐败犯罪与我国刑事实体法的调适[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33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633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