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7:27

  本文关键词: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权利保障 立法评估 制度构建


【摘要】:对刑事被害人进行保护的思想和实践,西方社会早已有之。现代法治国家更是高度重视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很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特殊保护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即国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刑事被害人,依照法定程序,对其因犯罪遭受的损失给予弥补。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展开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实务界也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地有益探索,许多地方相继开展了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国家补偿的试点。从目前各地试点的情况来看,现有规定在保护被害人权利、改善被害人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该制度在实践中多有掣肘,难以发挥出其全部功效。 为了推动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法制化进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树立被害人权利保护新理念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六个方面,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进行全面分析。 第一章,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现状审视。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必须从实际出发。笔者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本土实践入手,通过对理论研究、政策导向与具体试点情况的梳理,归纳了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实践的特点、效果与不足。并深入分析了该制度在我国发展不利的四方面原因:传统法律文化的排斥;强调国家利益、忽视个人利益;犯罪人与被害人权利保护失衡;被害人问题研究的薄弱。 第二章,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分析和借鉴。从宏观立法技术和微观法律规定两方面,对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进行了比较。提出我国建立该制度时,应对域外的先进经验进行积极地借鉴,吸取其法律规定中的几个优点:国家推进和立法引导为主导、具体规定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法律制度从简单走向完善、辅以多种配套措施和制度。 第三章,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评估。立法评估不仅是保证立法科学性的重要环节,更是提升法律实施效果的有效手段。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进行立法评估,是构建该制度的必要前提,也是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简要梳理了立法评估的开展情况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从立法形式、立法背景以及立法事项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进行立法必要性评估;从立法实施后的积极效果预测、立法实施后的消极效果评价及对策、立法时机是否成熟和为有效执行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四个方面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进行立法可行性评估。 第四章,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在对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社会保险说和刑事政策说等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理论学说进行介绍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在坚持社会福利说为基础理论支撑的前提下,吸收其他学说的合理成分,强调国家责任说提倡的国家责任原则以及社会保险说提倡的风险分担法则。提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取向,应是恢复公平和正义以及全面、均衡保护人权。 第五章,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构建。这是本文讨论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对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原则、立法模式、立法设计进行了详细地论证。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宪法、法治、民主和科学为基本立法原则,以必要、限制和高效为特殊立法原则;采取单一的补偿法立法模式;对补偿对象和条件、补偿资金、补偿机构以及补偿程序进行了具体设计。 第六章,保障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多元化途径。解决刑事被害人的实际生活困境,切实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仅靠一两项法律制度是不够的,需要多元化的配套措施协调发挥作用。一方面,强化预防性措施,培养被害预防意识、被害人责任追究制度和建立犯罪被害调查统计制度;另一方面,强化补救性措施,完善犯罪人赔偿和社会救济。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权利保障 立法评估 制度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导论12-18
  • 第一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现状审视18-36
  •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本土实践18-27
  • 一、理论研究、政策导向与具体试点情况18-23
  • 二、本土实践呈现的特点23-27
  •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实践的效果27-31
  • 一、正面作用已然凸显27-28
  • 二、开展运行仍不规范28-31
  • 第三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实践开展不力的原因31-36
  •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排斥32-33
  • 二、强调国家利益、忽视个人利益33-34
  • 三、犯罪人与被害人权利保护失衡34-35
  • 四、被害人问题研究的薄弱35-36
  • 第二章 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分析和借鉴36-68
  • 第一节 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演进36-42
  • 一、早期思想萌芽—《汉穆拉比法典》的规定36-37
  • 二、近代思想复兴—著名法学家的理论倡导37-40
  • 三、现代制度建立—从欧美到世界40-42
  • 第二节 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具体比较42-62
  • 一、宏观立法技术的比较42-47
  • 二、微观法律规定的比较47-62
  • 第三节 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62-68
  • 一、国家推进和立法引导为主导62-63
  • 二、具体规定与本国国情相结合63-64
  • 三、法律制度从简单走向完善64-65
  • 四、辅以多种配套措施65-68
  • 第三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评估68-96
  • 第一节 立法评估概述68-70
  • 一、立法评估的基本内容68-69
  • 二、立法评估的开展情况69-70
  •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评估70-84
  • 一、立法形式评估—从合宪性审查角度出发70-73
  • 二、立法背景评估—从完善被害人救济措施角度出发73-76
  • 三、立法事项的重要性评估—从控制犯罪角度出发76-84
  • 第三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评估84-96
  • 一、立法实施后积极效果得以彰显84-88
  • 二、立法实施后消极效果足以抑制88-90
  • 三、立法时机基本成熟90-93
  • 四、为有效执行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93-96
  • 第四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96-114
  • 第一节 理论基础的理性选择96-108
  • 一、现有主要理论综述96-100
  • 二、社会福利说的提倡100-108
  • 第二节 价值取向的科学确定108-114
  • 一、确定价值取向的考虑因素108-109
  • 二、根本价值取向—恢复公平和正义109-111
  • 三、核心价值取向—全面、均衡保护人权111-114
  • 第五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构建114-146
  •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原则114-119
  • 一、立法原则概述114-115
  • 二、基本立法原则—宪法、法治、民主、科学115-117
  • 三、特殊立法原则—必要、限制、高效117-119
  •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模式119-122
  • 一、单独立法与混合立法之争119-120
  • 二、应采单独的补偿法模式120-122
  • 第三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设计122-146
  • 一、补偿对象和条件122-129
  • 二、补偿资金129-137
  • 三、补偿机构137-140
  • 四、补偿程序140-146
  • 第六章 保障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多元化途径146-160
  • 第一节 预防性措施—做好犯罪被害预防146-153
  • 一、犯罪被害预防意识的培养146-149
  • 二、建立被害人责任追究制度149-150
  • 三、建立犯罪被害调查制度150-153
  • 第二节 补救性措施—完善其他救济措施153-160
  • 一、完善犯罪人赔偿153-155
  • 二、完善社会救济155-160
  • 结语160-162
  • 参考文献162-170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70-172
  • 后记17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少林;我国刑事法制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杨珊;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基本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冯晓永;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许凌飞;论我国刑事和解的困境和出路[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23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723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