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紧急仲裁员决定的适用及可强制执行性

发布时间:2017-09-03 23:00

  本文关键词:论紧急仲裁员决定的适用及可强制执行性


  更多相关文章: 紧急仲裁员 强制执行 法律适用 临时措施


【摘要】:紧急仲裁员程序是一种为解决在仲裁庭组成前保护当事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利益的仲裁临时措施申请程序。在紧急仲裁员程序产生前,当事人寻求仲裁前临时救济通常只有三种选择,而这三种选择对于当事人来说又并非是理想的问题解决方式。这三种选择分别是:当事人在仲裁前通过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适用临时措施,并由法院作出是否准许当事人临时措施申请的裁定;等待仲裁庭组成后再向仲裁庭提起适用临时措施的申请;在仲裁庭组成前申请试用某种不具有确定性的临时措施规则(如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规则中的“公断人”制度)。上述解决方式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仲裁界在紧急仲裁员程序产生前并没有找出解决当事人仲裁前临时措施申请需求的好办法。当某个有管辖权的法院历史上极少支持当事人的临时措施申请时,上述解决方式便显得更加问题重重。紧急仲裁员程序通过赋予当事人在仲裁前寻求独立于仲裁庭的紧急仲裁员的帮助的可能性解决了仲裁前当事人的紧急诉求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在解决方式上,紧急仲裁员处理当事人临时措施申请时采用发布“紧急仲裁员决定”的方式决定是否支持当事人的临时措施申请。在此模式下,紧急仲裁员具有相对独立于仲裁庭的特点。在近几年中,如国际商会仲裁院(以下简称“ICC”)、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以下简称“SIAC”)、国际争议解决中心(以下简称“ICDR”)、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以下简称“HKIAC”)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CIETAC”)等仲裁机构均在本机构的仲裁规则中加入了紧急仲裁员程序。ICC及SIAC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在这两个机构中紧急仲裁员程序的适用频率处于持续增高的阶段。这些数据同时证明了当事人可以在不同争议中申请适用不同种类的临时措施。在2015年,CIETAC发布了其最新的仲裁规则,该规则最终实施的版本于2015年1月1日生效,其中即加入了赋予当事人于仲裁前申请临时措施救济的紧急仲裁员程序。作为仲裁庭组成前当事人申请临时措施的方法,是否具有可强制执行性是紧急仲裁员程序的根本问题。到目前为止,对于紧急仲裁员所做的决定是否可视为终局性的裁决以及是否具有可强制执行性这一问题仍然存在诸多争议。而因为中国国内法律的相对保守性与紧急仲裁员程序的先进性之间存在诸多矛盾,紧急仲裁员决定是否可以在中国得到适用则成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总之,虽然我国的一些仲裁机构如CIETAC正在尝试将紧急仲裁员程序纳入其仲裁规则中,但我们也要明白“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道理,在构建制度体系的同时注意完善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紧急仲裁员程序在我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仲裁程序。
【关键词】:紧急仲裁员 强制执行 法律适用 临时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3
  • 一、紧急仲裁员程序产生的背景13-15
  • 二、国外仲裁机构紧急仲裁员程序的特点及适用案例分析15-29
  • (一) ICC紧急仲裁员程序的特点15-16
  • (二) ICC紧急仲裁员程序的执行相关问题16-17
  • (三) SIAC紧急仲裁员程序分析17-18
  • (四) SIAC紧急仲裁员案例分析18-21
  • (五) SIAC的快速仲裁程序21-22
  • (六) SCC仲裁规则紧急仲裁员程序分析22-23
  • (七) SCC紧急仲裁员案例23-24
  • (八) ICDR紧急仲裁员程序分析24-25
  • (九) 紧急仲裁员决定在美国的强制执行25-26
  • (十) LCIA 快速组庭‖规则分析26-27
  • (十一) 快速组庭‖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27-29
  • 三、中国法律中保全措施体系相关规定分析29-32
  • (一) 《仲裁法》对保全措施的规定29-30
  • (二) 《民事诉讼法》对保全措施的规定30-32
  • 四、紧急仲裁员程序在我国适用的可行性分析32-36
  • (一) 我国仲裁机构紧急仲裁员所作出的临时措施决定在国内的可适用性32-33
  • (二) 国外仲裁机构紧急仲裁员所作出的临时措施决定在国内的可适用性33-36
  • 结语36-38
  • 参考文献38-40
  • 个人简介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动保障部近期举办劳动仲裁员资格培训班[J];中国劳动;2001年04期

2 刘俊,陈原斌;中英两国仲裁法仲裁员制度之比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3 王国锋;我国仲裁员制度的反思与整合[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詹礼愿;试评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仲裁员责任制度[J];仲裁研究;2004年01期

5 王琼妮;关于仲裁员行为规范的探讨[J];仲裁研究;2005年02期

6 马永双,赵金龙;仲裁员制度的现状与改进[J];河北法学;2005年08期

7 王小莉;;律师仲裁员的身份冲突与防范初探[J];仲裁研究;2006年03期

8 萧凯;;从富士施乐仲裁案看仲裁员的操守与责任[J];法学;2006年10期

9 黄雁明;;特许仲裁员学会会员职业与行为道德准则[J];北京仲裁;2007年03期

10 方圆;;《仲裁员名册》内是否有外籍仲裁员?[J];国际市场;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鸿达;;简评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五十周年研讨会[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睿;;仲裁员民事责任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3 陆菲;;中国贸仲仲裁规则与棉花仲裁员[A];2014’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赵保法;;论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仲裁理念[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5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耀荣;公正仲裁仲裁员的第一天职[N];法制日报;2004年

2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建立独立公正专业高效的仲裁员队伍[N];法制日报;2005年

3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坚持专业性原则 建立现代仲裁员制度[N];法制日报;2006年

4 中新社记者 许晓青;台湾仲裁员 上海“试啼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记者韩江法 通讯员袁凌飞;平顶山仲裁委加强仲裁员队伍管理[N];平顶山日报;2009年

6 记者 万学忠 见习记者 张维;大陆仲裁员明年有望进入台湾仲裁员名单[N];法制日报;2009年

7 南工;劳动仲裁员吃了闭门羹[N];工人日报;2000年

8 叶跃华 吉志铭;推行当事人选择仲裁员制度的实践和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9 宋连斌;中国现行仲裁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刘静;北京规范人事仲裁员管理[N];组织人事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胡伟良;两岸仲裁法之修法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范铭超;仲裁员责任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文捷;仲裁员责任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秀春;论仲裁员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袁芳;论中国特色的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李玉婷;论仲裁员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郭楠;论仲裁员的权力和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孙英慧;关于我国仲裁员制度的法律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7 程洁;我国仲裁员准入制度之完善[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苗蕾;论仲裁员的责任[D];苏州大学;2012年

9 刘瑾瑾;仲裁庭审中仲裁员身份建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刘威;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7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787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