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结果型利害关系第三人”判定标准分析
本文关键词:行政诉讼“结果型利害关系第三人”判定标准分析
【摘要】:作为行政诉讼参加人之一,第三人在诉讼资格、地位等方面虽不及原被告,同案件所涉权利义务关系的联系相比之下也并非显见或直接,但由于与被诉行政行为存在逻辑关联或对案件审理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在实践中不可忽视。新《行政诉讼法》第29条新增“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标准,将“结果型利害关系第三人”的概念引入实践领域,成为当前认定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新依据,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思考及适用探索。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新法第29条第1款实施后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从问题本身、引发问题的原因以及可能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三方面入手,分析新旧法衔接过程中司法部门的困境和实务操作的欠缺,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结果型利害关系”标准未能得到良好适用的根源,为下文论述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结果型利害关系标准”的制定依据,具体包含了理论依据与各国(地区)立法依据两个层面。前者主要论及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第三人理论的类比适用,不同划分标准下行政诉讼第三人类型的全面分析,以及第三人确定规则竞合时的适用顺位探讨。后者从典型国家(地区)的相关制度入手,介绍了英、德、日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行政诉讼参加人方面的规定,并对其中“结果型利害关系”条款进行合理性分析,横向探讨新法第29条第1款的制定依据。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对“结果型利害关系第三人”标准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拆分该标准的构成,对“案件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以及“第三人”三个概念作语义解释,并基于新法保障公民权益的宗旨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大解释,在结合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第三人产生情况的全面论述,为司法实践确定结果型利害关系第三人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准。第四部分包含两个主题:其一,简要评述新《行政诉讼法》第29条第1款作为认定标准在立法技术上存在的欠缺。首先从正面肯定了扩大当事人主体范围、明确第三人与原告身份衔接的意义;其次指出该条款未就特定问题规定解决方案的弊端,例如是否与案件处理结果存在利害关系存在二重性,事前判定时应否将或然性关系第三人纳入其中等;最后指出新法未实现第三人类型化这一缺陷,未明确规定行政主体的第三人地位,客观上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和当事人权利的保障。其二,为今后司法解释的制定和司法实践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针对立法缺陷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围绕案件处理结果的种类、利害关系涉及的权益类型及内部逻辑联系方式,以及第三人主体身份等提出完善建议,努力推进“结果型利害关系第三人”判定标准的良好实施。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 第三人 利害关系 处理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6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11-13
- 二、研究意义13-14
- 三、研究方法14
- 四、创新之处14-16
- 第一章 “结果型利害关系”标准的实践问题16-21
- 一、利害关系边界模糊易致第三人群体无限扩大16-18
- 二、处理前推定同结果有利害关系或有悖逻辑18-19
- 三、实践经验缺乏造成“条件相同处理不同”19-21
- 第二章 “结果型利害关系”标准的制定依据21-38
- 一、理论依据21-30
- (一)对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对比认知与合理借鉴21-24
- (二)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类型的全面把握及重点应用24-27
- (三)对第三人判定标准的综合分析与竞合处理27-30
- 二、制度依据30-38
- (一)英国司法审查当事人制度31-32
- (二)德国行政诉讼参加制度32-34
- (三)日本行政诉讼参加制度34-35
- (四)台湾地区行政诉讼参加制度35-38
- 第三章 “结果型利害关系”标准的具体分析38-58
- 一、“处理结果”的类型分析38-47
- (一)判决39-42
- (二)裁定42-44
- (三)调解44-45
- (四)“唯一相关处理结果”类型化整合45-47
- 二、“利害关系”的内涵研究47-55
- (一)权益属性及范围研究48-53
- (二)因果关系研究53-55
- 三、“第三人”的主体范围探讨55-58
- (一)行政主体作第三人的合理性分析56-57
- (二)不同第三人主体的规范适用分析57-58
- 第四章 新《行政诉讼法》相应条款述评及判定标准的完善58-67
- 一、新《行政诉讼法》相应条款述评58-60
- (一)第三人与原告的身份衔接问题58-59
- (二)第三人标准的推定二重性问题59
- (三)第三人身份模式的类型化问题59-60
- 二、“结果型利害关系”标准的完善建议60-64
- (一)对判定标准作扩大解释60-62
- (二)细化“案件处理结果”包含的具体内容62-64
- (三)将行政主体纳入第三人范畴64
- 三、司法实践的发展建议64-67
- (一)严格把握“利害关系”边界64-65
- (二)提升司法部门第三人预判能力65
- (三)规范裁判文书中的相应记载65-67
- 第五章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琳;构建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武广韬;确立第三人的有偿担保[J];法学杂志;1997年02期
3 师法起;李金一;;侦查第三人刍议[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燕;;浅析仲裁第三人的概念、分类和法理基础[J];法制与社会;2011年35期
5 彭杨;略谈两种诉讼第三人[J];法律适用;1996年02期
6 刘宇辉;合同第三人权利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周兰领;行政第三人研究[J];行政与法;2003年04期
8 肖鹏,刘惠荣,张雷;论第三人与仲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富君;国有企业出售时第三人债权保护的几个问题[J];兰州学刊;2004年01期
10 杨莉萍;陈力;;对行政第三人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涛;;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刍议[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2 丁爱玲;;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可行性探析[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琦;王菲;;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构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叶永禄;曹莉;;论我国仲裁第三人的理论基础及制度构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云波;;缔约利益受第三人侵害时应予救济的基础原因[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段金全;;篮球“三人进攻配合”教学设计[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7 李锋军;范天云;席学强;;撞车杀人两乘员死亡而驾驶员受伤轻微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陶元露;;浅议仲裁第三人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9 刘树艺;;税法上的第三人责任[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10 赖华平;;故意·过失:工伤认定中第三人过错因素考量——兼论工伤认定之实质要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双武;执行中能否对第三人变更和追加[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徐平;本案第三人到期债权能否执行[N];江苏科技报;2007年
3 记者 刘先琴;90后大学生黄河勇救三人[N];光明日报;2013年
4 纪永胜;第三人能否参与劳务抵债[N];江苏法制报;2013年
5 记者 赵广俊;挪威公交车被劫三人死亡[N];光明日报;2013年
6 山东省莒县人民法院 段晓东;以第三人名义登记的车辆能否扣押[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 孙兴国 杜文娟;抢劫罪的暴力对象是否包括对财产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N];法制生活报;2013年
8 杨 玲;仲裁中不宜设立“第三人”[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首席记者 李晓霞 实习生 洪明媛 门云云;我市三人入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N];兰州日报;2013年
10 孔宪根;原告能否申请第三人参加诉讼[N];江苏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禹卫华;中国大众媒介信息流程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郭平宜;第三人侵害缔约关系的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仲伟珩;专家第三人责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红婷;涉及第三人权利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叶秋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重构理论之考察与修正[D];南京大学;2014年
3 张利;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4 熊鑫;论《合同法》第121条第三人范围[D];清华大学;2015年
5 李静;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契约论[D];郑州大学;2016年
6 陈培;交强险中车上人员向“第三人”转化的案例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帅;行政诉讼“结果型利害关系第三人”判定标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
8 左俣佳;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9 徐红;仲裁第三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周纹婷;专家对第三人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8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788093.html